第357章 百草堂之余甘子(6 / 6)

加入书签

了不少她添的批注:“孙玉国那边,听说把药铺盘给了别人,去外地了。临走前,还托人把之前抢药时摔坏的药罐送了回来,算是赔罪。”

王宁闻言,笑着摇了摇头:“他能明白过来就好。咱们做药师的,图的不是赚多少钱,是能让百姓不受病痛折磨。”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一群村民簇拥着里正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块崭新的木匾,上面刻着“仁心济世”四个大字,漆得锃亮。里正握着王宁的手,笑得满脸通红:“王药师,这是大伙凑钱做的匾,感谢你用余甘子救了全镇的人,还教我们育苗、采药,让咱们多了条生计!”

王雪兴奋地跑过去,摸着木匾上的字:“太好了!咱们把匾挂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匾挂好,堂屋里顿时热闹起来。李婶提着一篮刚蒸好的米糕,塞给王宁:“王药师,尝尝我做的米糕,里面加了点余甘子粉,酸甜可口,还能开胃。”卖豆腐的陈婶也抱着一坛豆腐乳:“这是用你教的法子,加了余甘子汁腌的,味道特别好。”

王宁看着满院的笑脸,心中满是温暖。他想起半年前,百草堂还深陷危机,百姓们被怪病折磨,如今却能这样其乐融融,这一切都离不开那小小的余甘子,更离不开大家的信任与支持。

这时,钱多多骑着马赶来,身上的锦缎长衫沾了点风尘,却依旧精神抖擞:“王药师,好消息!我跟其他城镇的药铺都谈好了,以后咱们的余甘子药,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我还想在镇上建个药材加工坊,雇村民们帮忙炮制药材,让大家都能多赚点钱。”

“太好了!”村民们立刻欢呼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要去加工坊帮忙。王宁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那时他还小,不懂“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如今终于明白——所谓医者,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还要为百姓谋福祉,让中医药的智慧,真正惠及更多人。

林婉儿走到王宁身边,指了指后院的余甘子树苗:“你看,这些树苗就像中医药的传承,只要有人用心培育,就能一直生长下去,造福一代又一代人。”

王宁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山林,那里的余甘子树已经挂满了果实,黄绿色的果实在阳光下闪着光。他知道,这小小的余甘子,不仅化解了百草堂的危机,更在小镇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而他与余甘子的缘分,与中医药的缘分,也将像这余甘子树一样,深深扎根,枝繁叶茂,绵延不绝。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百草堂的木匾上,“仁心济世”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堂屋里的药香、村民的笑声、后院的虫鸣,交织在一起,谱成了一曲关于药与缘的动人歌谣,在小镇的暮色中,久久回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