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百草堂之代代花枳壳(5 / 5)
。”药农老周提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刚摘下的青果,“王掌柜,今年的青苗果长得好,个个饱满,等下咱们就按老规矩,从中间横切两半,摊在竹席上晒干,保证没有霉点。”
王宁点点头,接过篮子里的青果,递给王雪:“你试试切一个,注意要从正中间切开,这样晒干后药效才均匀。”王雪握着老周递来的弯刀,小心翼翼地对准青果,一刀下去,切面露出紧实的果肉,没有一丝松散。“哥,你看!我切得怎么样?”她举着两半枳壳,眼里满是兴奋。
“不错,有进步。”王宁笑着点头,转头看见不远处的小路上,孙玉国带着刘二狗、郑钦文走了过来,三人手里都提着空竹篮,显然也是来采果的。
孙玉国走到王宁面前,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王掌柜,我听钱多多说你们来采代代花枳壳,就想着跟过来学学,顺便帮药农搭把手,也算是弥补之前的过错。”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记满笔记的《本草备要》,“这几天我把枳壳的药性、禁忌都记熟了,还特意问了老药农,知道怎么选最嫩的青果。”
王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能来学就好,咱们一起帮老周采收,也好让青果早点晒干,送回镇上给乡亲们用。”
几人分工合作,王宁和老周指导选果,专挑表皮光滑、无虫蛀的青果;张阳和郑钦文负责清洗,确保果实表面没有泥土;王雪和刘二狗则蹲在竹席旁,小心地把切开的枳壳摆好,避免重叠。孙玉国拿着纸笔,一边记录采收要点,一边时不时帮着递工具,脸上没了往日的急躁,多了几分认真。
傍晚时分,第一批切好的枳壳整齐地铺在竹席上,夕阳洒在青绿色的果瓣上,泛着温润的光。老周煮了一壶用代代花瓣泡的茶,递给众人:“这代代花泡茶,也能理气解郁,你们尝尝。”
王雪喝了一口,茶香里带着淡淡的苦味,却格外清爽:“原来代代花不仅果实能入药,花也有用啊?”
“当然有用。”王宁接过茶杯,望着漫山的代代花树,“咱们做药材这行,讲究的就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懂药材的药性,还要知道它的生长、采收、炮制,这样才能把好药送到乡亲们手里。”
孙玉国喝着茶,心里满是感慨:“以前我总想着抢生意,却忘了最根本的是懂药、救人。以后济世堂再也不跟你们抢客源了,咱们一起把清溪镇的药材生意做好,让乡亲们都能用上放心药。”
几天后,两批晒干的代代花枳壳同时送回了清溪镇。百草堂和济世堂门口都挂出了“新采代代花枳壳,正品保证”的木牌,只是这次,济世堂的郑钦文会主动跟村民讲解“如何辨青果、看切面”,刘二狗也会提醒“肺气虚弱者慎用”,孙玉国更是亲自坐诊,仔细询问病人的体质,再也不敢随意用药。
中秋那天,清溪镇举办了药材交流会,王宁带着王雪展示代代花枳壳的炮制过程,孙玉国则在一旁讲解用药禁忌,两家药铺的人站在一起,脸上都带着笑容。村民们围着看,时不时提问,空气中弥漫着药材的清香,还有浓浓的乡情。
王雪站在人群中,手里握着一片晒干的代代花枳壳,忽然明白了哥哥常说的“药香里藏着仁心”——一味小小的枳壳,不仅解了乡亲们的病痛,更让两家药铺放下了竞争,懂得了做药生意的根本。而这淡淡的药香,也将随着清溪镇的流水,一直传下去,温暖着每一个乡亲的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