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百草堂之冬瓜(6 / 7)
:“秘方……这是祖传秘方,不能外传!”
“祖传秘方?”张娜冷笑一声,从灶房端来碗清水,将驱暑丹扔进去,用竹筷搅动。药丸化开后,水底沉着些黑色渣子,散发出刺鼻的硫磺味。“官爷您看,这分明是用焦巴豆、硫磺混着草木灰做的,吃了只会拉肚子,哪能治病?”
围观的村民哗然。有人想起自家吃了这药后上吐下泻,顿时骂声四起。刘二狗想溜,被林婉儿一把揪住后领,他怀里的半包泻药掉出来,滚到李差役脚边。
“这是什么?”李差役捡起药包,打开一闻,脸色骤变,“巴豆粉!孙玉国,你敢用巴豆冒充神药,可知按律要打五十大板,枷号示众?”
孙玉国“扑通”跪下,肥硕的身子抖得像筛糠:“官爷饶命!是我一时糊涂……”
李差役没理他,转向王宁:“王大夫,既然你说冬瓜霜能治病,可否当场演示?”
王宁点头,让王雪取来新鲜冬瓜。小姑娘动作麻利,削了块瓜皮递给个肿着眼泡的村民:“贴在眼皮上,半个时辰就消。”又舀了勺冬瓜霜,兑在温茶里,“张大叔,您不是说腹胀吗?喝了这个,半个时辰就能排气。”
张大叔将信将疑地喝了,没等一刻钟,就捂着肚子跑去茅房,回来时红光满面:“神了!真不胀了!”
贴瓜皮的村民也惊呼:“眼皮不肿了!凉丝丝的真舒服!”
李差役看得直点头,忽然目光落在个缩在角落的汉子身上——那汉子正是之前被孙玉国收买的尿频村民。“你过来,”李差役指着他,“听说你喝了冬瓜水病情加重?”
汉子吓得腿一软,结结巴巴道:“是……是孙老板让我说的……他给了我五十文钱,还让我多喝了三碗冬瓜水……王大夫说过尿频的人不能多喝……”
真相大白,村民们怒了,纷纷捡起石子砸向孙玉国,被差役拦住。李差役拿出铁链,“哐当”一声锁在孙玉国脖子上:“人证物证俱在,跟我回县衙!”
孙玉国还在挣扎:“王宁你给我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被拖走时,他怨毒的目光扫过百草堂的牌匾,像要咬出个洞来。
看热闹的人渐渐散去,钱多多却凑过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王老板,您真是好本事!我那还有些好芒硝,低价卖给您?”
“不必了。”王宁淡淡道,“我这有野芒硝,够用了。”他瞥了眼钱多多手里的算盘,“钱老板还是想想,孙玉国供出你垄断冬瓜的事,官府会不会找你问话。”
钱多多的脸瞬间白了,灰溜溜地走了。
日头升到头顶时,百草堂终于清静下来。张娜煮了锅冬瓜莲子粥,盛给众人:“都累坏了,吃点东西垫垫。”粥里飘着淡淡的莲香,中和了冬瓜的凉性,喝下去胃里暖暖的。
王雪捧着碗粥,忽然想起什么:“哥,孙玉国被抓了,他的药铺怎么办?”
“官府会查封吧。”王宁舀起一勺粥,看着里面的冬瓜块,“其实他小时候也想学医,只是后来被他爹逼着学做生意,才走了歪路。”
林婉儿坐在门槛上,手里编着冬瓜藤,忽然说:“他爹当年就是因为吃了假药丢的命,没想到他自己也干这个。”她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我爹跟我说过,做药的人,心要是黑了,再好的药材也救不了。”
王宁沉默了。他想起小时候,孙玉国还总来药铺看他捣药,说长大了要跟他一起学医,那时的孙玉国,眼里还有光。
午后,李老汉带着几个村民送来新摘的冬瓜,堆在院里像座小山。“王大夫,”李老汉搓着手,“俺们商量好了,以后您这儿的冬瓜俺们包了,不要钱,就当是感谢您救了大伙。”
“那可不行。”王宁让张娜取来钱袋,“该多少是多少,不然这药我用着不安心。”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种冬瓜时,要是有长歪的、开裂的,都送来,我有用。”
“那些歪瓜裂枣有啥用?”李老汉不解。
“做冬瓜霜最好。”张娜笑着解释,“长得周正的适合鲜吃,这些歪瓜水分少,结的霜更纯。”
村民们听了,都笑起来。王雪跑前跑后地记账,辫梢的蓝布条在冬瓜堆里跳来跳去,像只快活的蝴蝶。
傍晚时分,林婉儿要去后山采野芒硝,王宁让她带上王雪:“让她认认野芒硝的样子,以后也能帮上忙。”
王雪蹦蹦跳跳地跟着林婉儿走了,张娜看着她们的背影,忽然问:“你说,孙玉国还有救吗?”
王宁望着夕阳下的冬瓜田,那里的藤蔓正顺着竹架往上爬,即使被虫咬过的叶子,也努力舒展着。“能不能救,看他自己吧。”他拿起个歪瓜,用刀切开,里面的瓜瓤晶莹透亮,“就像这冬瓜,就算长得歪,只要心是好的,照样能做药。”
灶房里飘来冬瓜汤的香味,混着药草的气息,在暮色里漫开。王宁知道,这场风波还没结束,但只要手里有药,心里有底,就没什么好怕的。他低头看向手里的冬瓜,忽然觉得,这寻常的瓜菜里,藏着的何止是药效,还有做人的道理——哪怕朴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