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出马六甲(2 / 2)

加入书签

"绕过葡萄牙的军事封锁,荷兰人拥有导航黑科技:利用咆哮西风带(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免费高速公路",张拓疆环球航行也是从这抄近道回的金山),不走寻常路,从南面的巽他海峡偷渡,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海外指挥部",相当于在马六甲隔壁开了个"分店"。

强大的海军封锁南部海域,截胡了望加锡/万丹/爪哇的商船,又通过陆战版"打群架",勾结柔佛在陆地包抄,把马六甲变成"瓮中之鳖"。商业竞争的本质从未改变,所有不思进取的垄断者,最终都会被更会"组队"的后来者干翻!

崇祯四年(1631年),当荷兰人准备发动"二轮收割"时,大明使者徐霞客恰巧路过——这位旅行博主要是知道,自己目睹的正是全球贸易霸权交接的历史时刻,估计得在《徐霞客游记》里多写两页。

1631年的马六甲,就像个破落贵族——城墙还在,但关税收入连维修费都凑不齐。葡萄牙人死守着这座"海上收费站",试图用斑驳的城堡和生锈的火炮阻挡历史车轮。然而去年4月的占碑河战役,彻底撕下了这支殖民帝国的遮羞布。

总指挥阿尔瓦雷斯(葡萄牙的勇士)带着4艘双杆桨帆船、23艘单杆小艇和14艘本地渔船改装的"冲锋舟",从马六甲港出发,目标马六甲海峡对面苏门答腊岛的占碑城。

这是荷兰人和英国人还没来得及建防御工事的"新开发区",据说有2艘盖伦帆船和900士兵(情报准确性存疑),葡萄人准备放手一搏--偷袭。结果“杯具”,敌方炮火把葡萄牙舰队轰成"筛子",阿尔瓦雷斯落水溺亡,这场战役堪称17世纪海战版"草船借箭"——只不过借来的是荷兰人的炮弹。失败直接导致:葡属马六甲失去最后翻盘机会,葡萄牙士兵士气跌至谷底,进攻能力退化到"村口械斗"水平。

面对荷兰-英国贸易网络在南洋疯狂扩张,此时的总督努诺·阿尔瓦雷斯·博特略,面临的对手堪称"地狱难度":一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开着装甲战舰的"海上美团",垄断配送还抽成30%。二是柔佛苏丹国,流亡王子组建的"复仇者联盟",专搞游击战和斩首行动。

当霸权衰落时,最危险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还在做"中兴美梦"!

崇祯四年正月十五日,徐霞客和佛南西斯科正式拜访正一头包的博特略总督。

徐霞客来到法摩沙堡总督,总督官邸位于俯瞰全城的高塔中,自成一城堡中的城堡。总督官邸位于城堡的高塔,在二楼的四角形会客房间,见到总督大人,徐霞客发现二楼主要是住宿空间,也是贮存弹药的空间,而在一楼则贮存约超过10万石的大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