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出马六甲(1 / 2)

加入书签

"还磨蹭个甚!再晚恐误了季风!"周壳和邓思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四人草草别过,徐霞客的谢公鸡踏碎文莱的晨露,佛南神棍也是追着潮声滴答——两人直如离弦之箭射向马六甲海峡。

15世纪初,大明王朝和马六甲搞了个"海鲜战略同盟"——您别说,这波操作比现在某些自贸区还超前!马六甲靠着大明的buff加持,直接从东南亚小透明逆袭成"海鲜霸主",而大明呢?在马六甲搞了个"海上驿站",相当于在东南亚开了个"朝贡快递中转站",顺手把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线变成了自家"海上高铁",那会儿的大明海军司令估计做梦都在数南海的珊瑚礁。

最骚的是,这波操作直接让南海成了大明的"私家鱼塘"。马六甲更绝,抱上大明大腿后,连暹罗(古代泰国)这个老大哥都敢怼:"现在咱家宗主是明朝爸爸,你算老几?"

结果您猜怎么着?这俩刚合伙把海鲜生意做大做强,大明朝廷突然抽风玩起了"海鲜限购令"——不仅自家航母舰队全部退役,还给民间海鲜贩子发"禁海许可证",逮到就罚抄《大明律》。等大明把南海鱼塘大门一关,马六甲立马翻脸:"感谢大明爸爸多年投喂,现在我们要自己单干啦!"

最惨的是,等马六甲以为自己是海鲜市场扛把子时,门口已经蹲着葡萄牙、荷兰这些"海贼王",举着火枪嚷嚷:"此山是我开,此鱼是我烤,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所以说啊小朋友,记住,这世上最惨的商战败局,不是对手太强,而是队友突然说"我不玩了"!

1509年,葡萄牙探险队第一次敲门马六甲,结果被本地人当成了海盗,打得满头包逃回船上。但这次失败的"碰瓷"让他们发现了个秘密:谁控制了马六甲,谁就捏住了整个航线的咽喉——这招简直比现代掐断光缆还狠!

1511年7月1日,"海上匪首"阿尔布克尔克带着18艘战舰、1200个亡命徒和200多个雇佣兵杀回来。这次他没客气,直接用舰队封锁,马六甲王朝连求救信号都没发完就凉了。

更骚的操作在后面:1517年葡萄牙人开着"武装商船"窜到中国东南沿海,1557年更是用"租房子送白银"的套路(实际是贿赂+欺诈)强占澳门。这波操作堪比现代黑社会先交点租金就强占店面。

而此时的明朝呢?面对马六甲王朝的SOS信号,朝廷大佬们一边嗑瓜子一边表示:"让他们把马六甲还回来,不然就把你们使团当人质扣着!"——这波"扣押外卖小哥逼餐馆退款"的操作,完美诠释什么叫用陆权思维玩海权游戏。明朝用扣押外交官应对武装侵略,像极了现代用拉黑微博账号处理贸易战。

失去了马六甲的中国,最南端的海上大门大开。海权时代的游戏规则很简单:要么你当制定规则的玩家,要么就等着当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1511年,阿尔布克尔克在麻坡麻河口(现马来西亚麻坡)插下第一根木桩时,可能没想到这座"法摩沙堡"(AFaosa)会成为东南亚最硬核的"商业综合体"。这玩意儿可不单是碉堡——城墙里嵌着海关办公室,了望塔下堆着香料货仓,士兵食堂隔壁就是天主教堂。

到1583年,这座军事要塞已经进化成"五脏俱全"的殖民小城,拥有防御系统是7门大炮+50人炮兵队,行政班子是总督官邸,生活配套了5座教堂(含1座地标性尖顶天主堂)、医院×2、学校×1、修道院×1,另加监狱×1、水井×2。

1604年2月2日,新任总督伊利地亚看着麻坡河口的美景,突然觉得"不够欧式"——于是下令扩建。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画面:北岸是漂亮的密林,南岸城堡尖顶刺破苍穹,河畔雨树与欧式砖房构成"热带凡尔赛"景观,海港局长的庄园围栏外,整齐排列的树木,最夸张的是1613年的人口普查:300名葡萄牙男性(含退伍老兵/冒险家/骗子),家属团数量不明,800守备士兵——白天收税经商,晚上祷告镇压,堪称16世纪海权时代的"产城融合"典范!

1615年和1616年,亚齐军队两次进攻马六甲麻坡,与葡萄牙军在麻坡激战,破坏城堡,摧毁了葡萄牙在麻坡的建设,搞得葡萄人有点晦气,赶脚开始在走下坡路。

点背是有原因的,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把海关大厅改造成"抢劫俱乐部"——过境税高到阿拉伯商人怀疑人生,停泊费贵到商船宁愿在海上飘着。更绝的是宗教歧视套餐:天主教城堡里飘着十字架,阿拉伯商队扛着古兰经,这波操作直接把穆斯林客户吓成"跨境电商难民"。于是商人们纷纷转投新开的"海上拼多多":

亚齐王国:苏门答腊西北角的"伊斯兰拼夕夕",信奉真主安拉,专搞低价倾销;

柔佛王国:马哈茂德苏丹之子开的"复仇者联盟",流亡王子变身商业枭雄

但葡萄牙人硬是靠"老本行"撑了半个世纪——16世纪末的市政厅数据显示,每年仍有2万+阿拉伯商人来打卡。

真正的颠覆者是荷兰人。1595年,海上马车夫开着"顺风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