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春城(2 / 2)
/p>
它们把东北当“自助餐厅”使劲薅:运走大豆、煤铁,还搁这儿建厂,铸铁厂,面粉厂,机器厂,榨油厂,糖厂,药厂,酒厂,但核心技术岗位死活不用中国人。这就像请客吃饭,食材是你家的,厨师是他们派的,最后你只能闻闻香味,收拾碗筷。
面对鬼子的步步紧逼,张作霖试图“支棱”起来。他搞“自主建路”,修了奉海、吉海等铁路,就想打破鬼子对铁路的垄断。他还办东北大学,建东三省兵工厂,梦想着“硬核自立”。
但鬼子哪能轻易放手?你不听话,最终有了“皇屯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彻底“支棱”起来了!
新中国第一辆解放卡车
鞍钢钢铁。
大庆油田。
东北成了“共和国长子”,家里有啥送啥,开始支援全国。
这个不用列数据,大家也知道。
1980年代,南方城市开始“轻工业狂飙”,开始搞服装、电子、小商品,东北却还在吭哧吭哧炼钢、造车、挖石油。
国企改革阵痛来袭,工人下岗潮像老雪啤酒的泡沫——满满一杯心酸。
14年东北经济增速全国倒数,被调侃“跌停板”。
春城:一汽打个喷嚏,全城感冒
山海有情:钢铁卖不出价,老工业基地锈迹斑斑
北国好风光:石油挖不动了,资源型城市嗷嗷待哺
但东北人自带幽默感:“咱虽然经济冷,但人心热乎啊!不行就整点烧烤、直播、文旅,咋地不能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