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喝点?(1 / 2)
白夜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好家伙,你这变脸速度挺快啊!刚还‘爷爷’‘爷爷’叫得亲,钱一到手就变‘弟弟’了?"
小岳岳拍了拍鼓鼓的口袋,理直气壮:"这叫江湖规矩!钱在谁手里,谁就是哥!"
于千在旁边乐得不行:"小岳,你这‘德芸社第一贱’的称号算是坐实了!"
白夜摇头叹气,转头对于小宝说:"看见没?以后千万别学你师哥,这脸皮比马场的围栏还厚。"
于小宝眨巴着大眼睛,突然从兜里掏出刚才的红包,递给白夜:"白夜叔叔,要不...我把钱还你?"
白夜感动地刚要伸手,小家伙突然又缩回去:"然后你再给我一个更大的!"
全场爆笑。
小岳岳竖起大拇指:"好小子!深得你师哥真传!"
白夜扶额:"完了,德芸社这‘土匪作风’算是后继有人了..."。
白夜跟着于千继续往里走。路过饲料仓库时,于千拍了拍堆成小山的进口草料:“这一批是从新西兰空运来的,一吨就这个数——”他比了个手势。
“嚯,够买套房子了的。”
“养马比养车贵多了啊”。
于千吐了口烟圈,意味深长道:“车坏了能修,马要是病了,那才叫真烧钱。”
走到马场深处,于千突然停下,指着围栏里一匹通体雪白、肌肉线条优美的马,语气骄傲:“这匹,纯血阿拉伯,去年赛马冠军,身价这个数——”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够在二环买套房。”
白夜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小岳岳指着饲料,:“小白,于老师这马吃的比我都好……我还没吃过进口食品那,还有专人伺候,单间”
白夜问道:“你吃东西不进口,进哪里啊?”
白夜这一问,小岳岳瞬间卡壳,脸憋得通红,最后憋出一句:"我...我打营养液!"
于千笑得烟灰抖落:“好家伙,小白你这反应够快的啊!”
白夜耸肩:“我是学播音主持的,扣字眼是我的专业。”
于千:“那你学说相声一定很快。”
白夜摇头:“那不能——同样一个段子,你们说就更好笑,我说就可能冷场。”
于千:“那是节奏和语言问题,这是可以在学的练的,但是反应是天生的,有的人就是反应快,有的就是反应慢半拍,有人一辈子都没开悟,有人很快就能悟透,天赋悟性不一样”
于千掸了掸烟灰,语气深沉:“相声说到最后,拼的还是文化水平。”
望向马场远处
“100多年了,技巧和结构,前人早就总结得差不多了——几百段传统相声,现在无非是在老结构里塞自己的新东西。”
他嘬了口烟,继续道:
“现在有种脱口秀,也就是单口相声,他们的稿子就非常好,段子有深度、有思考,甚至比很多相声演员写的都强。”
“只是……他们的表演节奏、气口、临场应变这些基本功差了点。”
白夜:“他们的优势是……?”
于千点头:“文化水平高,对生活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强。”
“你看,他们能写出‘打工人’、‘内卷’这种精准戳中时代的段子,而很多相声演员还在‘我是你爸爸’这种伦理哏上打转。”
“我们打磨一段相声需要很久,还需要上台不断表演,看观众反应”。
“他们一段脱口秀可能几个晚上就写出来了”
“语言工作者,拼的还是文化水平。创作能力”
“现在是网络时代,更新速度太快了,不能一段相声说一辈子了。”
白夜好奇问道:“以前呢?”
于千解释:“以前?老前辈‘平地抠饼’,一段相声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换着演,直到都听过了才换新东西
——网络不发达的时候,商业演出也能一个县城一个县城地轮着来。”
语气一转
“现在?你总说同一段,观众立马不听了。”。
“积累少了,根本上不了台!现在的观众恨不得你每周都有新活儿!”
白夜突然想到什么:“所以……郭老师上电视是?”
于千干脆利落:“来钱快。”
白夜直接乐出声,于千也叼着烟笑了。
白夜认真说道:“相声和脱口秀还是不一样——你们有‘学’和‘唱’啊!”
“那些小曲小调、太平歌词、京剧梆子……这都是实打实的功夫!”
于千眼睛一亮,烟都忘了抽:“哎呦,行家啊!”
小岳岳突然插话:“小白说大学时候听你们相声入睡!”
于千:“不做噩梦吧?做噩梦你找姓郭的,和我没关系!”
白夜乐了:“就是有时候睡着了,会被郭老师一嗓子唱醒……”
于千拍大腿笑:“吴晶也跟我说过这事儿!听着听着睡着了,最后郭老师嗷一嗓子——”
模仿老郭唱《劝人方》)
“‘那庄公啊——闲游……’直接给他吓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