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追悼会(7 / 12)
出来的:“这些可怜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重压下,在一次次遭受不公的打击后,内心的希望一点点被磨灭,最终在绝望的深渊中,无奈地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犯罪。可当他们犯下罪行后,法律却以一种近乎严苛的姿态出现,毫不留情地对他们进行严厉惩处。全然不顾他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水深火热,承受过多少难以言说的苦难与委屈。这样的做法,真的公平吗?这样的法治,真的是你们所期望的吗?”
两人说完后,追悼会现场原本压抑沉痛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复杂而微妙,仿佛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激起层层涟漪。
在场的多数法官对温景安和沈凌汐的言论颇为不屑,认定他们诋毁英烈、悖逆公序良俗,理当予以惩处。然而,法官们虽有心却无力处置这二人。诸多试图将温沈二人驱离的保安与法警,皆莫名消失,不知去往何处。法官们只见沈凌汐轻抬手臂,那些保安法警便被甩至远处,旋即不见踪迹。此次追悼会安保布置周密,处于戒备状态。但温景安和沈凌汐身为陌生人却得以进入,足见二人并非寻常人物。法官们尝试报警,却发现电话无法接通,难以召来警察应对局面。尤为怪异的是,追悼会现场仿佛被某种力量封闭,有法官欲出门求助,却被一股强劲之力反弹回来,无法走出。鉴于此等情形,众位法官只能任由温景安和沈凌汐在现场随性发言。
就在此时,队伍之中,一位身着制服的年轻女法官李亦雯,微微蹙起秀眉,心中暗自思忖。
她入行不久,怀揣着对司法公正最纯粹的向往踏入这一行列。眼前温景安和沈凌汐的举动以及现场混乱又诡异的状况,让她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一方面,理智告诉她,眼前这两位神秘陌生人未经许可闯入追悼会并发表言论,从程序上来说确实扰乱了秩序;可另一方面,他们话语里提及的一些司法现状问题,又像一把锐利的钩子,勾住了她内心深处一直以来的隐忧。
李亦雯想起自己在处理案件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因各种复杂因素而难以推进的情况。那些潜藏在司法流程中的细微瑕疵,虽然平时不易察觉,但日积月累,会不会真的影响到公平正义的天平?她不禁自问。
看着周围同事们或愤怒或无奈的表情,李亦雯意识到,大家似乎都被眼前的突发状况困住了思维。也许,这正是一个重新审视司法工作的契机,一个打破常规思维的时刻。她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今天这场风波如何收场,自己都要在今后更加努力,为司法公正贡献更多的力量,不让任何潜在的问题被忽视。
在这片混乱与迷茫交织的氛围中,李亦雯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仿佛在混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李亦雯定了定神,缓缓迈出脚步,朝着温景安和沈凌汐走去。她身姿挺拔,制服笔挺,尽管内心尚有一丝紧张,但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毅。全场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同事们有的露出担忧之色,生怕她遭遇不测;有的则带着一丝期待,希望她能打破这僵持的局面。
温景安和沈凌汐注意到了走来的李亦雯,两人微微挑眉,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挑衅。李亦雯站定在二人面前,声音清脆而沉稳:“二位,我理解你们想表达对一些司法现象的看法,但在这样的场合用这样的方式,显然并不恰当。追悼会是庄严肃穆之地,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哀思,不容打扰。”
温景安冷笑一声:“哼,恰当?如果正常途径能引起你们的重视,我们又何必出此下策?”
李亦雯并未被他的态度激怒,而是平静地回应:“司法体系或许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问题,就否定整个司法系统为维护公平正义所做出的努力。而且,解决问题需要理性的探讨和建设性的意见,而非制造混乱。”
沈凌汐双手抱胸,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李亦雯:“小丫头,说得倒是轻巧。那你说说,对于那些被生活逼到绝境而犯罪的人,该如何处置才算是公平?”
李亦雯深吸一口气,有条不紊地说道:“首先,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触犯法律就应当接受相应的制裁,这是原则。但在量刑和后续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考虑犯罪动机、成长背景等因素,给予人性化的关怀和引导,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这并不是对犯罪的纵容,而是为了真正实现司法的教育和改造功能。”
温景安面色凝重地开口道:“你啊,真是太天真了!你根本就不了解这其中的真相和残酷性。一旦一个人犯下罪行留下了前科记录,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将会面临无尽的歧视和偏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四处碰壁,难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者正常融入社交圈子。”
“更别提在监狱里的日子了,那里可不是什么充满关怀与温暖的地方。相反,罪犯们常常遭受欺凌和不公平对待。就连狱警跟他们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是异常严厉的,丝毫没有半点温情可言。事实上,所谓的服刑不过就是走走程序罢了,对于改造罪犯、让他们重新做人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说到这里,温景安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愤愤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