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机场选址(1 / 2)

加入书签

“地点选在这里肯定不合适,是不是应该离开东倭军老巢的琴岛远一些。”郝执委看着平坦的稻田,自言自语道。

“肯定不行。飞机不会爬山的,我们的指挥部也不是这一处,我看选择在锯齿山地的交接地区,没有高山遮挡。”

“好,现在可以去看一下吗?”郝执委是个急性子。

“稻田的事情我要先安排好才行。去了那边的指挥部,加上施工时间,恐怕没有至少三个月是过不来的,不能耽误种稻和生产。”

“小詹,你这大小姐会不会水稻育种啊?”广朋小詹是新军过来的,他们都是吃大米为主,所以,广朋优先请她考虑一下。

“太会了,怎么,你的稻田有稻种了吗?”

“怎么,难道你也有吗?”

“有啊。为了将来吃大米方便,每一次到伙房帮忙,那些没有磨好的稻谷,我都挑选了出来,作为种稻的储备,合适时候准备自己种呢。”

“攒了几斤了?”

“有十几斤了吧,各个品种都掺在一起,我感觉里面肯定有东倭国的稻种……”

小詹开口说话就挡不住,广朋马上截断她的话:

“非常好。稻子不分国籍,现在育苗正是时候,秋后收割的时候,长得最好的稻穗单独留出来,明年就种那个品种的。怎么样?”老王爷和大舅哥那里种植庄稼,也是种子不分国籍的。

“好啊,我爹就是这么种的,所以,产量才比别人家的高出好多……”

“你是专家,你看着办就行,今年种在这边,明年在土地的那一边种,也就是今年种大豆的那边。怎么样?”

广朋一边说,一边画了一张图,上面标注了种植的不同庄稼。他交给小詹:

“看懂了,太精细,非常好。”

“四周种地瓜,你该知道怎么种吧?记住,本职工作不能丢,种植稻子是业余的,和同事们一起找时间盯着点就是了。要不然,秋后的产量低了,言司令可要受处分。”郝执委叮嘱,他非常清楚广朋在朐山种地瓜的故事。

“放心就是。”

小詹刚离开,电台主任就手持一份电报走了过来,看到郝执委也在,就犹豫了一下。

广朋明白,这是咸阳北总部来电,于是他让郝执委稍等一会,自己到了里屋打开佛经翻译出来。

这是老任和邵支委和宗司令联合发来的。内容是关于与盟军配合建设机场。

这一次,强调了机场建设的重要性,而且把与盟军联系的电台频率都发了过来,让广朋与盟军保持直接联系,尽快完成任务。

在电报签名人员的排序中,广朋看出来了其中的道道,那就是新军邵总委在组织中的位置明显上升,而集团军宗司令的位置已经非常明显下降了。

这是一个信号。

看完以后,他照常放到当年小李为准备自己的牛皮包里面,那里面是一些有关自己的机密与关键材料的保存,以备不时之需的。

出门后,郝执委也没有问什么,而是问道:

“现在出发吗?”

“是的,现在出发。不过,先要去看一下宫先生。这一次到锯齿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走。”

广朋带上几斤金七爷上一次带来的尧王山上等好茶叶,一起看望宫先生。

年事已高的宫先生已经不再亲自讲课,而是坐在训练场一边看他的徒弟在讲解,遇到讲授与动作不合适的地方,他才站起来亲自示范与纠正一下。

这时候,正好是课间,他在总教官办公室喝茶,看到警卫员领着广朋他们过来,站起来迎接。

“宫先生,我们要到其他地方待几天,可能有一段时间不能回来看望你,临行前特意过来看一下,看你老现在有什么事情,我们好提前安排一下。”

“你们去忙就行。我没有什么事,有警卫员呢。我看东倭军在九州,最起码在莱东的日子长不了了,现在是紧要关头,知道你的事情多,去忙就是。”

“学员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广朋把茶叶放到桌上,问。

“新学员素质非常高,放心吧。”宫先生不客气,顺手把茶叶接了过来。

郝执委把刊登有宫先生照片的报纸递过去,道:

“你看满意吗?”

“我一个黄土埋脖子的老头,还上了报纸,人人皆知。哈哈,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你们多多关注年轻人就好,他们才是代表未来的。”

“看好哪一位了,你老可以介绍推荐一下?”

“就是那个小常,表现非常不错,进步也很大。上一次对刺比赛,他的师叔都不是对手,有前途啊。”

“好,我们这一次就带他到我们身边工作,然后慢慢培养他。怎么样?”郝执委非常高兴,为宫先生帮助自己发现了这样的好苗子由衷高兴。

“除了这事,我还有件事,非麻烦你们安排才行。”

“什么事?只要我们办得到的。”广朋回答。

“从闯关东开始,我在三省工作生活多年,有生之年想到三省地区或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