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七零胡同日常(32)(2 / 3)

加入书签

聪明,一眼就看出了爸爸的险恶用心。

摇头拒绝爸爸的画大饼行为,两个孩子还一唱一和的表示不能因为小孩子年纪小就欺负他们。

谢辞安:……

沈瑶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搂着团团圆圆一阵亲亲抱抱,并且保证自己有空一定回去。

一家四口在中医药大学逛了小一天,直到太阳西斜,谢辞安才依依不舍地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沈瑶将人送到大学门口,见人走没影才返回宿舍。

沈瑶所在的中药学院,女生不少,但也是学校分配问题,她的宿舍并不全是中药学院的学生,有两个学针灸推拿,有两个学临床医学。

而且学生的年龄方面,互相之间也有比较大的差异。

沈瑶觉得自己27的年纪已经不小,结果宿舍还有30的。

最小的也有22,像那种这两年才高中毕业的学生也有顺利考上大学的,但就沈瑶目前观察到的情况而言,并不多见。

宿舍六个人借着吃晚饭的功夫互相介绍了一下。

没发现什么奇葩,都是普通人,看起来可以相处。

“小沈啊,上午送你来的是你爱人和两个孩子?

哎呦,你看起来真年轻,完全不像生了孩子。”

宿舍大姐,已经年满30的许慧心开口感慨。

她住在沈瑶正对面的床铺,两人中间隔着一张桌子,一人半面。

六人寝嘛,中间一共三张横桌,两人一张从进来时就分了出来。

沈瑶笑笑,“许姐,你也年轻,大家能有这个机会来上学,都不容易。”

寝室六个人全结婚了,除了22岁的吕依没生孩子,剩下家家户户都有娃。

像是许慧心,家里三个孩子,老家还不是京市,能出来上学真就是排除万难。

“是啊,我们能出来都是幸运的,有不少人,还没有考上,甚至考上了出不来。”

“嗐,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大家珍惜机会,千万别辜负自己。”

“……”

话题聊到这里便一发不可收拾,大家虽然不熟,但彼此之间都很能理解这些年一路坚持下来的辛苦。

从许慧心开始,到吕依结束,六个人分别说了自己这些年的情况,同时唏嘘她们曾经看到的各个故事。

沈瑶完全被自家室友们带来的八卦震惊三观。

相比什么替考的,手撕通知书的,强买强卖的,换亲娶媳妇的,他们院里发生的那些事只能算小打小闹。

寝室的灯被关掉,大家在沉沉夜色中睡了过去。

沈瑶这一觉睡得不太好,也是离开家不适应。

加之天还没亮外面就有人起来洗漱,隔音很差,睡眠浅的都会被惊醒。

沈瑶:……

沈瑶一脸狰狞地抹了把脸,随后小声下地穿衣。

拎着暖壶和水盆去外面的洗漱间将自己清理好,等沈瑶回来,宿舍里的五个人都起来了。

“已经十多年了,大家对学习的热情一时半会降不下来。”

沈瑶和许慧心是中药学院,还是同一个系。

两人一块结伴吃完早饭,随后去了班级上课。

也不算正式上课,因为还不到上课的时间,就是一个系的同学们先见面认认人,再选出班长等负责人,方便管理班级。

沈瑶和许慧心都不是那种愿意凑这种热闹的。

人到了直接当背景板,看着有人毛遂自荐也跟着乐呵。

沈瑶他们这个系的学生普遍年纪都不怎么小。所以相比其他学院的热闹,他们这边算是安静。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眨眼,沈瑶已经在中医药大学读了快两个月。

周一到周五忙着上课去图书馆跑老师跟前请教,周六周天回家陪两个孩子顺便不忘去罐头厂露个面。

尽管沈瑶如今在罐头厂算停职留用,但有些事并非金钱能够衡量,罐头厂诸多效益离不开沈瑶的推动。

且十一月的京市,又因为外省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引发了新一轮的热潮。

“这也表明国家正在进行积极调整,长远来看,一定利大于弊。”

沈瑶和顾闻书坐在食堂聊天,两人在五车间搭档数年,关系十分不错。

甚至顾闻书还隐隐有自己退休后将位子交给沈瑶的意思。

不过那些终归还是太过遥远,沈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如何,只能先做好自己。

顾闻书点头,“国家需要发展。”

沈瑶赞同,国家能靠着短短几十年就超越其他国家百年发展,谁都会为这样的国家感到自豪。

从罐头厂回家,沈瑶和谢辞安聊了聊如今国家的形势。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甚至有关高校对更高学历招生的消息已经全面铺开,谢辞安如今只需安心准备明年的考试便好。

不过房子的事,“我已经找人问了,不急的话,明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