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玉弓带来的能力(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幕布上的拍卖信息和曹子建前几天在预展中心上看到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拍品名称:明青玉螭纹弓箭(一套)

拍品分类:玉石器

创作年代:明代。

估价:900,000

尺寸:总重1013g,长67.1

拍品分类,尺寸,估价都没变。

唯一变了的就是这玉弓的年代。

曹子建一下就明白了中城拍卖行的用意。

为了不给有心之人留下话柄。

因为文物法规定,不管什么年代的,最早只能写到明。

再往前的,就不能上拍了。

竞拍者们自已心里门清就行。

唯有国外,才会在拍卖的时候明确写上战国,汉代时期。

至于中城拍卖行最后会不会将东西给掉包,那就更不可能了。

对于拍卖行而言,最主要的就是信誉。

一旦信誉崩坏,那这拍卖行就没开下去的必要了。

为了一件不到百万的拍品,去损毁自已积累多年的信誉,不值当。

曹子建这时候也有些明白,为什么宣传视频上并没有这件玉器的存在。

敢情来路不是特别正阿。

而想要在国内合法合规的上拍明以前的东西。

那么拍品必须在国外就有交易记录,这种属于回流。

或者文献资料证实,拍品在49年之前就存在的。

再就是在出版物上刊登过的。

这种流传有序的文物,即便是商代的青铜鼎,甲骨文这些,都可以按照正常流程进入拍卖行进行拍卖。

而不是流传有序的文物,纵使你买到了,之后想要再交易,就比较困难了。

如此一来,就会使得这套玉弓的价值大打折扣。

不过这对于曹子建来说,却是好事。

因为他只想弄清楚这套玉弓为什么会给自已那种奇异的感觉。

价格自然越便宜越好了。

“弓,古代的一种远射兵器,是古代军队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此玉弓由青玉雕琢而成,包浆浑厚,年代考究。”

“起拍价,40w。”

刘齐只是很简单的做了一番介绍,便是宣布了起拍价。

不过曹子建并没有急着出价,而是默默等待着。

他想看看,除自已外,还有没有人想要这套玉弓的。

等了一会之后,曹子建发现,不管是现场,还是网上,都没有人出价。

刘齐见状,暗叹一口气:“哎,像这种不是流传有序的高古玉,果然不好卖阿。”

随即便是准备走流拍的程序:“既然无人出价,那么....”

还没等刘齐将话说完,她看到在会场后方,有人举起了手中的号码牌。

“40w5000。”

“1106号出价40w5000,还有比这更高的吗?”刘齐循例问了一句。

现场鸦雀无声。

见无人继续加价,刘齐只得将目光再次看向曹子建,道:“1106号,您能再加点吗?”

此话一出,曹子建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自已的出价并未达到委托人心中的价格。

要知道,拍卖行的起拍价,并不是说你按这个价格出价,哪怕没人跟你抢,你也不一定能百分百获得这件拍品。

因为每件拍品在上拍前,委托人会给一个委托价。

拍卖公司就好比受委托的一方。

双方就委托价会签订一个协议。

万一拍品达不到委托人的委托价,要么拍品流拍,要么拍卖公司补上剩余的钱。

比如,这套玉弓,起拍价是40w。

委托价则是50w。

最后竞拍到49w,没人在加价了。

那么委托人就有权利选择不卖。

所以当拍卖师问出‘能再加一点吗?’类似这样的话语。

就是在告诉竞拍者,拍品还没到委托价。

“需要加多少?”曹子建问道。

“再加4w5。”刘齐答道。

曹子建故作犹豫了一番后,举起了号码牌。

刘齐见状,也没整那套45w一次,45w两次,最后落锤的戏码。

因为她清楚,这种戏码对于这套玉弓来说有些多余。

毕竟都没人竞价,能卖出去就算好的了。

所以直接落锤道:“恭喜1106号拍得这件明青玉螭纹弓箭。”

听到结果,曹子建长舒了一口气.

事情进展比他想象的要顺利。

之后又上拍了七件瓷器外加九件玉器。

曹子建拍到了其中两件。

随着最后一件拍品被成交,刘齐朝着众人深深的鞠了一躬,道。

“感谢今天所有到场以及网络上买家的支持。”

“我是刘齐,很荣幸为大家服务。”

“请竞拍成功的客户在座位上稍等片刻,马上就会有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