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风暴(2 / 3)
它的痛苦,直到母亲大地召唤它回去。
然后,我们会取下它的一部分,角或者骨头,做成工具或者纪念品,让它继续陪我们走一段路。
它的肉体,会回归大地。”
这是一种务实的、带着悲伤却又无比尊重的方式。
没有虚伪的哀伤,只有对生命循环的坦然接受。
“那它们的数量……一直在增长吗?”
洛德又问。
如此长寿且强大的生物,如果没有天敌,数量应该很可观。
老爷子摇摇头:“不。
它们生育不易。
母兽很久才会怀一次崽,怀胎要近两年,通常一胎只有一个。
幼崽长大成年又要十几年。
所以每一头都很珍贵。”
洛德默然。
这解释了为什么大地之子如此珍视它们的幼崽,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的队伍规模似乎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这是一种精细的平衡。
“东方……连这样的大家伙都没有吗?”
乌尔夫忍不住插嘴,他实在难以想象没有重兽的世界。
洛德想了想,说道:“有巨大的生物,但和‘磐石’它们不一样。
有些很危险,无法靠近,更不用说像家人一样一起生活了。”
年轻人们出了惊叹和些许同情的声音,仿佛觉得东方是个无比贫瘠和危险的地方。
夜渐深,气温下降得很快。
火堆边的谈话声渐渐低落下去。
人们开始裹紧毛皮,准备休息。
守夜的人已经就位,提着灯笼和武器在营地外围巡逻。
洛德回到乌尔夫旁边的铺位躺下。
夜空清澈,繁星仿佛离地面特别近,冰冷而璀璨。
身下的平台随着“磐石”
深沉缓慢的呼吸微微起伏。
他闭上眼睛,听觉却捕捉着周围的一切:
风声、草叶摩擦声、远处溪流的淙淙声、重兽偶尔出的低沉鼾声、守夜人轻微的脚步声……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带着一种沉重的、缓慢却坚定不移的韵律。
他体内的神血平静地流淌着,适应着,分析着。
那些关于重兽寿命、生育、习性的信息被记录下来,与他白日观察到的细节一一对应。
这个文明的核心,就在于这些巨兽。
理解它们,就是理解大地之子。
而他与这些人的关系,似乎也在这单调却充实的迁徙日常中,悄然拉近了一点。
接下来的两天,行程几乎就是前两日的重复。
单调,却并不乏味。
洛德逐渐习惯了迁徙的节奏。
清晨在震动中醒来,吃着简单的早餐,看着草原的景色在眼前缓缓流转。
中午休息时看着重兽刨食“地榔头”
,傍晚在溪流或水塘边扎营,听着火堆边的故事或笛声入睡。
他继续力所能及地帮忙,力气和偶尔展现的精准技巧。
比如用飞石精准地驱赶试图靠近羊群的野鸟,越被众人习以为常地接受。
他甚至向乌尔夫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草原生存技巧,如何获得水源,如何获得一些基础食物制作基础的工具。
如何辨认几种常见的、指示水源或特定矿物的地衣。
作为回报,他则教了乌尔夫一种更有效率的绳索打结法,让少年啧啧称奇。
巴顿老爷子有时会让他用那个老旧的双筒望远镜观察远方,考验他是否能现潜在的危险或资源。
洛德的远视能力和环境分析能力远常人,总能迅指出细微的异常。
比如远处天空不寻常的鸟群惊飞,可能预示着什么干扰。
或是地平线上几乎难以察觉的尘埃可能是其他移动的队伍或兽群。
老爷子对此并未多问,只是每次听完洛德的报告后,深邃的目光会在他身上多停留片刻。
第三天的下午,天气明显变坏了。
天空不再是清澈的蓝,而是蒙上了一层浑浊的灰黄色。
风开始持续不断地吹拂,力度越来越大,卷起地上的草屑和尘土,打在人的脸上身上,微微生疼。
远方的天际,厚重的、仿佛浸满了污水的云层正在缓慢而压迫性地堆积起来,云底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深褐色。
空气中的“味道”
也变了。
青草和泥土的气息被一种干燥的、带有金属腥气的风沙味所取代。
重兽们开始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它们出的嗡鸣声变得短促,步伐加快,巨大的头颅不时抬起,对着风来的方向抽动鼻子。
“要变天了!”
巴顿老爷子眉头紧锁,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方的云团,“看这架势,怕是场恶风!”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开始大声呼喊,催促加快度,寻找合适的扎营地点。
最终,队伍在一片背风的、相对低洼的土坡后停了下来。
这里的植被更为茂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