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云雪霁神魂离体(1 / 4)

加入书签

云雪霁回到琉璃宫后的日子,仿佛被抽走了一缕魂魄。

他不再像往常那般于清晨巡视宫苑,也不再于午后于云露殿批阅文书。

大多数时候,他只是独自一人,静静地待在魏无羡居住过的枕溪庐。

枕溪庐内,一切陈设依旧保持着魏无羡离开时的模样。

案几上还随意摊着几本未看完的杂书,墙角立着他年少时练习用的木剑,窗边悬挂着一串风铃,那是魏无羡小时候缠着云雪霁亲手给他做的,风一吹过,便叮咚作响,清脆一如少年往日的笑语。

云雪霁常常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望着那串风铃出神。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小小的身影,穿着红色的短褂,像一团温暖的火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清脆地喊着,“师尊,师尊,你看我新学的剑法!”

有时他又仿佛看到少年魏无羡伏在案前,皱着眉头抄写宫规,时不时偷瞄一眼窗外,一副坐不住的模样,被自己现后,立刻露出一个讨好又狡黠的笑容,拖着浓浓的鼻音撒娇,“师尊,手好酸啊,可不可以歇一会儿?”

每一个角落,都残留着时光的印记和那孩子成长的点滴。

从蹒跚学步的幼童,到抽条拔节的少年,再到如今与他比肩、风华正茂的青年……七年的光阴,似乎就在这弹指一挥间流走了。

回来的第八日,午后的阳光暖得让人慵懒。

云雪霁屏退了左右,独自躺在枕溪庐东暖阁的窗边矮榻上。

他合上眼,听着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风铃声,意识渐渐沉入一片温暖的混沌之中。

他似乎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尽是些模糊而温暖的片段,有孩童清脆的笑声,有少年依赖的目光……

他的神魂仿佛脱离了沉重的躯壳,变得很轻很轻,向着某个未知的、温暖而黑暗的深处飘去,再无任何挂碍。

静兰苑内,孟瑶处理完手头最后一卷文书,抬手揉了揉眉心。

窗外日头已经微微西斜。

他下意识地看向殿门的方向,眉头轻轻蹙起。

不对劲。

往常这个时候,师尊早已来过静兰苑。

云雪霁作息极准,无论多忙,午时一刻至未时之间,必定会来他这里坐坐,或是询问事务,或是单纯看看他,有时甚至会亲自指点他一二。

这几乎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可今日,已过未时许久,却始终未见师尊的身影。

孟瑶起初以为师尊或许在云露殿忙于他事,耽搁了。

但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如同细微的藤蔓,悄然缠绕上他的心头。

师尊从姑苏回来后,情绪一直有些低沉,常独自待在枕溪庐。

可即便如此,也从未误过日常的行程。

心中的牵挂越来越盛,孟瑶终于坐不住了。

他放下朱笔,起身快步走出静兰苑,径直朝着枕溪庐的方向而去。

枕溪庐静悄悄的,只有风铃偶尔作响。

“师尊?”

孟瑶轻声呼唤,无人应答。

他心中不安加剧,脚步加快,几乎是跑着穿过了厅堂和书房,最后一把推开了东暖阁的门。

温暖的阳光铺满榻上,云雪霁安静地躺在那里,容颜依旧清冷绝伦,神情平和,仿佛只是沉入了安眠。

“师尊?”

孟瑶又唤了一声,声音带上了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他走近榻边,云雪霁依旧毫无反应。

“师尊,时辰不早了,您……”

孟瑶伸出手,想要轻轻推一推云雪霁的肩膀。

然而,他的指尖触碰到云雪霁肩头的衣料时,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异样的、毫无生气的沉寂。

没有睡眠之人应有的松弛,也没有任何被惊扰的迹象。

孟瑶的心猛地一沉,一种冰冷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

他加大了力道,声音也拔高了,“师尊!

您醒醒!

师尊!”

榻上的人毫无声息,胸口不见丝毫起伏,面容安详得近乎诡异。

孟瑶颤抖着伸出手指,探向云雪霁的鼻息——

微乎其微!

微弱到几乎感觉不到!

他又猛地抓起云雪霁的手腕,指尖按在脉门上——

那脉息细若游丝,微薄得几不可察,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断绝!

不会的???

不会的!

直到最后直接喊出了声:

“不……不会的……”

孟瑶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巨大的恐慌如同冰水当头浇下,让他浑身冷。

他试图冷静,但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无边的恐惧。

“来人!

快来人!”

他猛地朝外嘶声大喊,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调破音。

然而门外空无一人,枕溪庐本就被他师尊屏退了左右。

孟瑶猛地转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