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用真诚化解隔阂(2 / 3)

加入书签

>

“比想象中好。“他小声嘀咕了一句。

试吃会继续,两个孩子正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苏平安自告奋勇地站到活动室的中央,说要给大家讲一个新学的笑话。

他一边讲,一边配上夸张搞笑的动作和丰富灵动的小表情,奶声奶气的语调加上惟妙惟肖的模仿,逗得全场的老人们前仰后合,连一旁站着的养老院员工们都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原本神情还有些严肃的张先生,看着这个和自己女儿年纪相仿的孩子卖力表演的可爱模样,嘴角也不由自主地扬起了笑意。

看到好朋友大受欢迎,王子文也不甘示弱。

他挺了挺小胸脯,替换了苏平安的位置,像在学校升旗台演讲一样,先是对着爷爷奶奶们鞠了一躬,然后字正腔圆、富有感情地背诵了一首古诗。

他那副一本正经的小大人模样,配上清脆响亮的童声,赢得了满堂彩。

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掌声热烈的同时,还直夸:两个小朋友都好聪明。

整个活动室充满了欢声笑语。

张先生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不由对着身旁的苏浩泽低声感慨,语气中带着一丝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苏老板,不瞒你说,自从我母亲去世后,我工作也忙,总担心一个人照顾不好我爸,才把他送到这儿来。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看到他像今天这样,笑得这么开怀了。”

苏浩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理解地点点头:“张先生,我明白。老人家到了这个年纪,有时候就像孩子一样,最需要的就是陪伴。您以后有空多来看看,张爷爷心情好了,自然就精神了。”

说着,他转过头,目光落在张先生眼底那片明显的青黑。

他观察到对方的眉宇间也难以掩饰的疲惫,便善意地提醒道:“不过,您自己也得多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因为工作疏忽了自己的健康。”

这话刚说完,不知何时牵着苏平安走过来的张爷爷立刻接过了话头,语气里带着心疼和责备:“苏老板说的对!你啊,就是不懂好好照顾自己。瞧瞧你这脸色,这精气神,看着比我这个老头子还要差!一个人住在外面,更要对自己上点心!”

张爷爷说着,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急切地向苏浩泽求证:“对了,苏老板,我记得你们‘膳时记’之前是不是推出过一款,专门针对他们这些上班族熬夜、精神不济、工作压力大的调理药膳?叫...叫什么来着?现在没下架吧?”

苏浩泽笑着肯定地回答:“爷爷您记性真好,是有一款佛手柑炖乳鸽的药膳汤品。选用佛手柑理气和中,搭配乳鸽滋阴益气,佐以百合、茯苓这些温和的药材,帮助舒缓压力、宁神安眠的。这道汤品一直都有供应,没下架。“

“那正好!”张爷爷像是找到了解决办法,立刻转头对儿子半是命令半是关切地说,“你听见没?别总不当回事!有空了,就去人家苏老板店里尝尝,好好调理一下自己的身体。别让我这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子,还得天天操心你这个臭小子!”

张先生对上父亲眼中那掩饰不住的担忧与关爱,再也说不出推拒的话。

他收敛了神色,老老实实地点头应承:“爸,我知道了。您别担心,我明天休息,一定去苏老板店里看看,保证会照顾好自己,不让您再为我操心。”

临别前张爷爷又叮嘱儿子要去试用药膳。

他还悄悄塞给苏平安一个小布包:“这是爷爷晒的桂花,放到屋子里香香的哦。你要是喜欢还可以泡水喝,不过千万不要自己动手。”

......

回家的路上,两个孩子累得在后座睡着了。

苏平安手里还紧紧攥着李爷爷送的小木马,王子文怀里抱着王奶奶塞的红苹果。

偶尔还能从小朋友的呓语中听到类似“爷爷奶奶...好吃...““再来一块”这样的话。

苏浩泽透过后视镜看着孩子们安详的睡颜,白天的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

他意识到,像张先生这样代表的人绝不是个例。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有多少年轻人像他一样,既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又内心深处担忧着父母的身体,却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过往糟糕的经历,对诸如“药膳”这类传统养生方式充满了不信任和误解。

而老人们,则往往像张爷爷一样,渴望沟通与关怀,却又怕给子女添麻烦。

一个全新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清晰。

“寿怡糕”研发成功之后,或许他们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产品功效上。

更应该直面这种代际之间的沟通困境与信任隔阂。

围绕着“如何为子女提供一种更健康、更安心表达孝心的方式”,以及“如何让老人获得更被理解的关怀”这两个痛点,来策划一系列活动。

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卖一块糕点,更是搭建一座连接两代人的温暖桥梁。

把两个孩子都送回家之后,苏浩泽一直在办公室忙到深夜。

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今日的收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