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舆论炸锅,膳时记未开先火!(2 / 3)

加入书签

扬。

大家的信任像一股暖流,但也悄然化作一份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他的肩头。

这份期待,绝不能辜负。

他快速回复了一句:“谢谢大家关心!是在筹备新店,主打药膳,开业前一定在群里公布地址,欢迎大家来体验!”

几乎就在家族群的热闹稍稍平息之际,他的微信又收到了两条私聊消息。

一条来自他父亲那边大学还没毕业的二堂弟苏浩明:“泽哥!!牛逼啊!我在宿舍刷微博都看到你了!热搜好几个!我们同学都在问这是不是我哥!太有面儿了!开的药膳店?具体啥时候开业?我带同学去给你撑场子!”

另一条来自他父亲那边还在读初中的小堂妹苏静静:“哥,节目我看了,真棒!就是网上有些人说话不好听,你别往心里去。开业日期定了吗?到时候我和闺蜜们一起去支持你!我们都很喜欢你们苏氏的饭菜,真的特别好吃。尤其是红烧狮子、白切鸡、麻婆豆腐......”

看着父亲这边两个还在读书的弟弟妹妹发来的消息,哪怕只是看着文字,都能感受到上面夹杂的崇拜和关切。

苏浩泽笑了笑,似乎都能想象到他们捧着手机一脸兴奋的样子。

他分别回复了过去,语气轻松:

“浩明,淡定。是在筹备药膳店,开业时间定了第一个告诉你,带你同学来,哥给你们安排好的。”

“小静,谢谢。哥没事,网上说什么的都有,不重要。开业来玩,带你闺蜜尝尝鲜。”

放下手机,他走到窗边。

夜色中的城市依旧灯火璀璨,每一盏灯背后或许都有一个像他一样正在为梦想打拼的人。

他想起了节目拍摄时,团队为了一个镜头反复重来的执着,想起了老陈为了掌控火候彻夜不眠的专注,想起了李医师不厌其烦讲解药材药性的耐心。

这一切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让药膳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吗?

如今节目引发的热议,正是对他们付出的最好回响。

然而,这种发散思维并未持续太久。

手机叮咚一声响起,里弹出了秦薇的消息。

是一个文件传输外加一行言简意赅的文字。

【秦薇:苏总,网上的舆情和初步维持方案。你看一下,五分钟后电话沟通?】

文件里是一份清晰的舆情数据简报和一份涵盖了花絮释放、话题互动、知名博主引导的详细热度维持计划。

苏浩泽快速浏览,心中大定。

他电话拨过去,那边立刻传来秦薇干练的声音。

“方案我看完了,非常全面,就按这个思路执行,我没什么意见。”苏浩泽肯定道,“对了,‘预处理’和‘药材精进’这两个点,还可以继续深度挖掘。”

“明白。”秦薇回应,“我团队已经在对李医师和刘营养师的访谈素材进行深挖。明天开始,你会看到这些概念以各种形式持续冲击话题榜。这一周,绝不会让市场遗忘我们。”

刚结束与秦薇的通话,赵明生的对话框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一连几条语音唰唰地发了过来。

点开一听,那家伙精力充沛的声音简直要冲破手机屏。

“苏老板!看到了吗!爆了!我就知道能行!”

“预约页面模板是现成的,马上上线!先把这波流量接住!”

“邀请名单我今晚就开始啃!保证把‘开业’这团火给他们烧到位!”

“李医师和刘营养师那边我刚通过气,干货管够!宣传素材你就放心,绝对把你那‘预处理’的概念给你炒熟了!”

“还有,几个美食圈的资深老饕已经私下问我了,对咱们的‘预处理’工艺特别感兴趣,问开业能不能搞个小型品鉴。我看这势头,绝对能成!”

根本无需苏浩泽多言,他这位负责对外的合伙人早已像听到了发令枪,全面冲刺了。

苏浩泽笑了笑,回了五个字:“辛苦了加油!”

他了解赵明生,越是这种时候,这位搭档越是能量爆棚,对外沟通和造势是他的强项。

有他把控前线,苏浩泽更能安心专注于产品和运营本身。

这种默契的分工与合作,正是他们能一起合作的重要基石。

所有部署已就位。

苏浩泽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不知不觉已经忙到了晚上十点。

他的肚子正咕咕咕地叫着,显然正在抗议。

苏浩泽揉了揉眉心,起身穿上外套,决定暂时办公室,下楼透透气,顺便找点吃的。

深夜的街道安静了许多,只有零星车辆驶过。

街角那家24小时便利店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

他推门进去,熟悉的叮咚声响起。

冷气夹杂着关东煮和咖啡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

他径直走向冷藏柜,拿了份需要加热的碗装牛肉面,走到收银台旁的微波炉前排队等候。

正当苏浩泽低头看着手机里消息时,便利店的门再次被推开,伴随着一阵冷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