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梦回稷下(3 / 5)
/p>
三人沿着林荫道漫步,李明和柳儿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意识到,那种在“心理时间”中获得的感知能力,在醒时世界中依然部分保留着。
在校庆晚宴上,这种能力变得更加明显。
宴会厅里人头攒动,老同学们推杯换盏,笑语喧哗。对李明和柳儿而言,这场景既熟悉又新奇。他们不仅能听到人们的谈话,还能感知到话语背后的情绪能量——真诚的喜悦、客套的敷衍、隐藏的嫉妒或是真切的关怀,所有这些情绪都以微妙的能量形式在空间中交织流动。
“看那边,”柳儿轻声对李明说,目光投向角落的一桌,“张教授虽然笑着,但他的能量场显示出深深的悲伤。”
李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发现虽然张教授面带笑容与同事交谈,但他周围的能量场却呈现出灰蓝色的波动。“我们应该过去打个招呼。”
交谈中他们得知,张教授的妻子不久前刚被诊断出重病。尽管他努力保持平静,但内心的担忧和悲伤却无法完全隐藏。
“很奇怪,我通常不会对外人说这些,”张教授在倾诉后略显惊讶地说,“但和你们交谈,有种莫名的安心和理解。”
晚宴进行到一半时,周涛带着一位女士来到他们桌前。
“这是我同事林薇,心理学家,”周涛介绍道,“刚才我跟她说了你们能看出我心脏不适的事,她很好奇。”
林薇目光敏锐地打量着李明和柳儿:“周涛说你们似乎有某种直觉诊断能力。能多告诉我一些吗?”
柳儿斟酌着词语:“更像是...扩展的感知。我们最近在练习注意力向内,可能因此对能量的敏感度提高了。”
“能量?”林薇的兴趣明显被激发了,“你们是指情绪能量还是生物能量场?”
李明接过话头:“更像是一种整体的感知。当我们把注意力从外在转向内在时,发现外在世界其实是一种‘伪装’,背后是能量的交互作用。就像...”他寻找着合适的比喻,“就像看到迷彩服上的花纹,同时也能感知到穿着迷彩服的士兵的存在。”
林薇的眼神变得深邃:“这听起来很像一些意识研究的前沿理论。你们听说过‘心理时间’这个概念吗?”
李明和柳儿再次交换眼神,这次带着惊讶。
“我们知道一些,”柳儿谨慎地回答,“为什么问这个?”
“我正在做一个相关研究,”林薇压低声音,“关于人类意识在特定状态下能够扩展感知能力的现象。如果你们不介意,明天我想请你们参加一个小型讨论会,有几个学者会对你们的体验感兴趣。”
第二天上午,在一间安静的会议室里,李明和柳儿面对着小群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感知变化。林薇在一旁偶尔提问引导,但大部分时间让两人自由描述。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听完后若有所思:“你们描述的体验,与一些古老智慧传统中的‘内观’实践惊人相似。佛教中观‘真空妙有’,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都是在说看破表象直探本质。”
“在现代术语中,”另一位年轻研究者补充,“这类似于‘扩展意识状态’下的感知。有些实验表明,在深度冥想或特定催眠状态下,人确实能够感知到通常意识过滤掉的信息。”
讨论进行得热烈,李明和柳儿逐渐放松,更详细地描述了那个“梦回稷下”的体验,以及之后持续的这种双通道感知能力。
“最奇妙的是,”柳儿说,“我们并没有刻意做什么,这种能力似乎自然而然地保留了下来。现在我能同时感知到房间内每个人的情绪状态,就像同时听到多声部音乐中的每个声部。”
会议结束后,林薇单独留下他们。
“你们的体验非常珍贵,”她说,“大多数人需要多年修炼才能达到你们似乎一夜之间获得的状态。我能感觉到,你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能量共鸣,可能相互强化了这种感知。”
她犹豫了一下,继续说:“事实上,我研究‘心理时间’和意识扩展多年,是因为我自己也有过类似体验。只不过我的没有你们这么强烈和持久。”
三人聊了很久,发现彼此有许多共同的理解和体验。临走时,林薇邀请他们参加一个定期举行的“意识探索小组”,两人欣然同意。
校庆的最后一天,李明和柳儿再次来到103教室——那个在“梦”中听讲座的地方。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进空无一人的教室,灰尘在光柱中缓缓舞动。两人静静地坐在后排,感受着这个空间的宁静与能量。
“即使没有那个奇特的夜晚,这里也一直是个特殊的地方,”柳儿轻声说,“记得大学时,我们常来这里自习,总是感觉思维特别清晰。”
李明点头:“也许某些地方的能量场确实更有利于内省和意识扩展。”
他们闭上眼睛,尝试将注意力转向内在,不再抗拒那种双重视角的感知方式。渐渐地,教室的物质形态似乎变得略微透明,他们再次感知到那些流动的能量图案和连接的光线,只是这次没有那么强烈和清晰,像是透过毛玻璃看到的影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