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灵魂出窍(2 / 4)
人不寒而栗的气息:“魂驰异界,必有因果。欲解此厄,当寻镜花水月之域。”
李明和柳儿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恐惧。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看似普通的梦境,竟然会与这本古籍上的图案如此相似,而且还牵扯到了一个名为“镜花水月之域”的地方。
墙上的阴影如潮水般迅速退去,仿佛它们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然而,室内的空气却仿佛凝固了,一种沉重的压抑感笼罩着两人。
那本自动翻页的古籍此刻安静地躺在枕边,泛黄的纸页上,“镜花水月之域”六个古篆字仿佛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光芒,牢牢地吸住了李明和柳儿的目光。
“镜花水月……”李明低声咀嚼着这四个字,指尖抚过书页上模糊的插图——那是一片扭曲的湖泊,倒映着破碎的星辰,虚实难辨,“师父羽化前,似乎提及过此地。说那是阴阳交界处的幻瘴之地,心念所动,即显景象,能照见人心深处之执念与恐惧,亦能困人神魂于无尽虚妄之中。”
“所以,我们梦中所见,那电影院,那秋千,还有困住你的黑暗……”柳儿声音微颤,“都可能与这地方有关?我们的魂魄,是被拖到了那里?”
“恐怕不止是‘拖去’。”李明神色凝重,“若古籍所示非虚,这‘寐中神滞’并非偶然,更像是……某种引信。我们的体质,或者说我们身上某种未了的因果,正在被这东西吸引、激活。它要我们去那个地方。”
这个认知让房间的温度似乎又降了几分。并非被动遭遇,而是主动被召唤?目的为何?
接连几日,两人翻阅了李明师父留下的所有典籍,关于“镜花水月”的记载却少之又少,只言片语间,都强调其“唯心所现,亦真亦幻”的特质,并警告“妄入者,易失魂迷性”。
然而,梦魇并未停止。李明虽能用道法挣扎醒转,元气却损耗明显,脸色日渐苍白。柳儿更是频繁“出窍”,每一次归来,都带回更多支离破碎的幻象:有时是听到断续的戏曲吟唱,有时是闻到某种冷冽的异香,甚至有一次,她清晰地感觉到有人在她耳边叹息,叫着一个陌生的名字。
“不能再这样下去。”李明看着柳儿日渐恍惚的神情,下定决心,“既然它要我们去,我们便去!坐以待毙,只会被耗尽神魂,不如主动闯入那‘镜花水月’,看个究竟!”
“主动去?”柳儿惊愕,“可是我们连怎么去都不知道……”
“还记得我用的‘四字诀’和观想法吗?”李明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既然它能助我从彼界挣扎归来,逆其道而行之,辅以特定的心念引导,或许就能成为指向‘镜花水月’的舟筏!只是此行凶险万分,柳儿你……”
“我去!”柳儿毫不犹豫地握住他的手,眼神虽惧却坚,“你我一体,无论去哪,一起面对。”
今夜,子时,阴阳交替之刻。
两人于榻上相对盘坐,屏息凝神。李明舌尖轻抵上颚,连接任督二脉,气沉丹田。柳儿学着他的样子,努力平息内心的恐惧与杂念。
“凝神,观想那湖面,那破碎的倒影……”李明的声音低沉而引导,带着奇特的韵律,“默念‘四——’字诀,但此次非为破浊,而为……寻径。”
低沉绵长的“四——”音在寂静的房间里若有若无地回荡。这一次,它不再是为了驱散什么,而是像一道探入虚无的声波,寻求着与某个特定频率的共鸣。
李明集中全部意念,观想着古籍上那片扭曲的湖泊,心中默念“镜花水月,引我前行”。
渐渐地,他们周遭的空气开始波动,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榻上的实物变得模糊,一种失重感袭来。不再是强制性的压床,而是一种主动的、却同样令人心悸的剥离感——神魂正在脱离躯壳,被牵引至一个未知的维度。
再次“睁眼”时,他们已不在熟悉的卧室。
脚下是如水波般荡漾的“地面”,倒映着晦暗莫名的天光,四周弥漫着乳白色的薄雾,寂静得能听到彼此心跳……不,是魂体震颤的声音。远处,景象光怪陆离:破碎的殿宇飞檐、倒悬的山川河流、模糊的现代街景……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打碎的镜子,杂乱地拼凑在一起,又因水波的流动而扭曲变形。
这里的一切,既美丽又诡异,既熟悉又陌生。
“这里就是……镜花水月之域?”柳儿紧抓着李明的手臂,声音在空旷中显得格外微弱。
突然,一阵缥缈的戏曲吟唱声从迷雾深处传来,正是柳儿梦中听过的调子!
与此同时,李明猛地看向左前方——那里,一片扭曲的空间中,竟隐约浮现出他梦中无数次想要打开却失败了的手机手电筒的光斑,那光斑微弱地闪烁了几下,像是在指引方向。
两人对视一眼,心知这绝非巧合。
这诡异的域,正在读取他们的记忆,投射他们的心念,并用它们编织道路,设置谜题,或者说……陷阱。
“跟上去。”李明沉声道,护着柳儿,小心翼翼地向那光斑闪烁的方向踏出第一步。脚下的“水面”泛起涟漪,荡开一圈圈破碎的倒影,那影中,似乎有无数双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