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生死之思(3 / 4)
聆听着他的话语。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对李明的观点有所领悟。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契地继续迈步向前,他们的身影在晨曦的映照下被拉长,宛如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晨钟的余音在山谷间悠悠回荡,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清晨的时光增添一抹神秘的色彩。李明站在修行殿前的石阶上,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峦在朝阳的映照下宛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熠熠生辉。昨夜与柳儿的对话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一幕幕场景清晰得如同刚刚发生一般。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清晨山间独有的清新空气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芬芳和泥土的气息,让他感到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和谐。
"师兄,你今天看起来很不一样。"小安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卷竹简,"师父召集所有弟子去大殿,说是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李明点点头,跟着小安走向大殿。一路上,弟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有人脸上带着疑惑,有人则显得惴惴不安。李明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笼罩着整个修行之地。
大殿内,师父端坐在中央的高座上,面容严肃。当所有弟子都到齐后,师父缓缓开口:"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讨论一件关乎我们修行根本的事情。"
李明坐在人群中,心中不免猜测:师父所说的"重要事情"是什么?与昨夜的梦境有关吗?
"近日,我观天象,察地气,发现世间将有大变。"师父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生死轮回,本是天地常理。然而,我观察到有不少修行者,对生死产生了疑惑与恐惧,甚至有人萌生了轻生之念,以为那是解脱之道。"
李明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看向殿顶。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昨夜柳儿的话语在耳边回响:"对于死亡的恐惧与痛苦,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为此,"师父继续说道,"我决定在接下来的七日内,于后山开坛讲经,主题便是'明悟生死,正视轮回'。希望诸位弟子能够借此机会,深入思考生命的本质,正确对待生死之道。"
讲经?李明心中一动。昨夜柳儿不正是与他探讨了生死的真谛吗?难道这一切冥冥之中有所联系?
讲经的第一天,李明早早来到后山。这里环境清幽,远离尘嚣,是修行的绝佳之地。师父已在高台上准备就绪,弟子们陆续到来,在台下整齐地坐好。
"今日,我们首先探讨何为'生'。"师父的声音平和而深邃,"生,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更是意识的觉醒,是体验的开始。"
李明闭目倾听,思绪却飘向了昨夜的梦境。柳儿曾告诉他:"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活过。"
"而死,"师父继续说道,"也非终点,而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起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率地对待生命,或轻易放弃生存的责任。"
台下的弟子们认真聆听着,有人低头沉思,有人若有所悟。李明感到,师父今日的讲经似乎与往日有所不同,话语中蕴含着更深的智慧。
讲经持续了七日。每一天,师父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生死的奥义。有时讲述古籍经典,有时分享个人体悟,有时则引导弟子们进行冥想,直接体验生命的本质。
到了第七天,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后山时,师父的讲经进入了尾声。
"诸位,"师父环视众人,目光最终停留在李明身上,"七日的讲经即将结束,但我希望你们明白,对生死的理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生的修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这七日中,我感受到许多弟子心中的疑惑与恐惧。有人问我,当生命充满痛苦时,是否可以选择结束?有人问我,当责任重大却力不从心时,是否可以逃避?"
李明屏息聆听,这些不正是他与柳儿讨论的问题吗?
"我的回答是,"师父的声音变得异常清晰,"生命中的痛苦与挑战,是我们成长的契机。逃避或许能带来短暂的解脱,但唯有面对,才能获得真正的超越。然而,我也理解,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当一个人已经充分体验了生命,完成了他的使命,并且深思熟虑后,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离开,这同样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李明惊讶地抬头,看向师父。这些话语,与柳儿昨夜告诉他的何其相似!
"记住,"师父最后说道,"生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无法只接受其中一面而拒绝另一面。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生死的本质,在珍惜生命的同时,也准备好平静地面对死亡。这才是真正的'明悟生死,正视轮回'。"
讲经结束后,弟子们纷纷向师父行礼致谢。李明却没有立即离开,他走向师父,深深一拜:"师父,弟子有疑惑。"
师父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李明,你可是想起了那位故人?"
李明心头一震,没想到师父会提到柳儿。他点点头:"是的,师父。昨夜我梦见了柳儿师姐,她与我谈论了生死的真谛。今日您的讲经,与她的观点惊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