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观星者(3 / 4)

加入书签

编钟声淹没。十二道青光从不同方位射向天空,在\"青虚\"物质带上拼出完整的二十八宿图案。李明颤抖着调出笔记本电脑中的天文软件,将实时星图与光影图案重叠——吻合度达到惊人的97%。

\"这不是神话重演...\"李明的声音终于恢复平稳,但每个字都重若千钧,\"是三千年前设定的天文程序被激活了!\"

柳儿突然指向天空某个闪烁的光点。青光扫过处,环带微粒组成新的甲骨文字:\"岁在鹑火\"。紧接着第三道青光从构件射出,在学宫上空形成巨大的三维坐标系,将整个遗址精确标注在银河系旋臂的某个位置上。

当最后一缕月光被云层遮蔽时,李明发现木盒底部的辰砂纹路已经完全激活,组成一幅动态星图。那些发光的线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演示着从商周到秦汉的天文历法演变过程。而柳儿背包里的青铜残片,则开始发出规律的蜂鸣声,仿佛在回应某种跨越时空的召唤。

文物局的探照灯突然亮起,强烈的光芒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瞬间照亮了整个学宫。李明被这突如其来的光亮吓了一跳,他的手本能地紧紧合上了木盒,仿佛想要掩盖什么秘密。

然而,当他低头看向木盒时,却惊讶地发现模型窥管依然固执地指向北斗。那道古老的纹饰在探照灯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它所承载的历史和秘密。

李明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轻轻地抚摸着那道纹饰,感受着它的纹理和质感。在他的心中,默默念起了《周髀算经》的最后一句话:“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就在这时,一阵夜风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风中似乎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回应他:“...此为天地之数也。”

李明猛地睁开眼睛,浑身的冷汗已经浸透了他的后背。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依然身处学宫的房间里,窗外的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学宫的古柏在晨风中轻轻摇曳,远处传来早课学子们的诵读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和安宁。然而,李明的内心却无法平静,他的记忆还停留在昨夜的那些奇异景象中——那道刺破云层的青光、自动激活的青铜构件、以及竹简上浮现的电路图纹路……

这一切,究竟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发生过的呢?李明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身旁的木盒,却触到了一片冰凉的金属——是他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显示着一条未读消息:

「李教授,昨夜观测数据已同步至您的邮箱,请查收。——柳儿」

李明愣了一下,随即猛地坐起身,心脏狂跳。他昨晚明明记得自己是在档案室里,和柳儿一起见证了那一切……可现在,窗外阳光明媚,学宫里一切如常,仿佛昨夜的异象从未发生过。

他颤抖着打开电脑,登录邮箱,果然看到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正是柳儿。附件是一段高清视频和一组天文数据图表。

视频里,柳儿的声音冷静而克制,但李明还是听出了她语气中的一丝震撼:

“李教授,昨夜我们似乎经历了一场……无法解释的现象。凌晨时分,学宫后院的地面突然出现异常震动,我们赶到现场时,发现青铜构件已经部分破土而出,并射出一道青光直指北斗。更奇怪的是,青光在‘青虚’物质带上投射出的星图,与现代天文软件计算的黄道轨迹几乎完全吻合,误差不超过0.3度。”

“此外,木盒中的模型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行启动,窥管始终指向天枢星。我们录制了全过程,但无法解释它的动力来源。附件是详细数据,希望您能尽快查看。”

李明盯着视频里柳儿严肃的面孔,又看了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2025年7月18日,上午8:17。

昨夜的一切,难道真的不是一场梦吗?他不禁心生疑惑,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地点击了附件中的数据图表。

就在图表打开的瞬间,他的眼睛瞪得浑圆,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呼吸也在刹那间屏住了。

图表上,那青光投射出的星图,竟然与现代天文学计算的黄道轨迹完美重合!不仅如此,这星图的精确度甚至超越了现代仪器所观测到的数据。

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在星图的边缘,还标注着几行甲骨文——“寅宾出日,平秩东作”。这八个字,正是《尚书·尧典》中所记载的古代天文官职掌。

这怎么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巧合呢?李明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迅速调出昨晚未完成的论文草稿。

他将新的数据毫不犹豫地补充进论文中,思路如泉涌般清晰。他开始坚信,上古先民们确实掌握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天文观测技术,而那个被世人传颂的“夸父逐日”神话,极有可能就是对这一技术的隐喻式记录。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震动声,仿佛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所驱动。李明心中一紧,连忙拿起手机查看,屏幕上跳出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李教授,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