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观察者(2 / 4)
loft,阳台可以看见美丽的晚霞。”她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然后继续说道:“你以前总是说想学油画,那里有一个小工作室,很适合画画。”
就在这时,一只猫突然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轻盈地跃上窗台。它的尾巴像一条柔软的鞭子,轻轻地扫过那盆已经枯死的绿萝。李明的目光被这一幕吸引住了,他惊讶地发现,不知何时,那盆绿萝的枝干上竟然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在晨光的映照下微微颤抖着,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
这一幕让李明心中涌起了一种陌生的感觉,这种感觉既不是解脱,也不是后悔,而是更接近于一种“清醒”的状态。他突然意识到,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柳儿转身准备离开,她的风衣下摆如同一片轻盈的云彩,轻轻地扫过李明的手腕。这一瞬间,李明的脑海中闪过了大学时的情景。那时,他们常常一起挤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复习,她也是这样不经意地擦过他的手背,然后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一样,红着脸迅速抽回手指。
然而,现在的李明并没有像当年那样伸手去抓住那片衣角,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柳儿的背影,然后轻轻地碰了碰那盆绿萝的叶片,感受着那微弱的生命力。
“要看看我的新画吗?”柳儿站在门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试探。
李明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他的步伐紧跟着她,一同迈入电梯。当他踏入电梯的那一刻,他惊讶地察觉到自己原本急促的脚步竟然渐渐平稳下来。
电梯的镜面墙壁清晰地映照出他们两人并肩而立的身影。她的肩膀微微向左倾斜,这是她紧张时的一个小习惯,李明对此再熟悉不过。而他自己,则是右手插在口袋里,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的边缘,仿佛这样能让他稍稍放松一些。
电梯的数字开始从18层闪烁下降,每一层的数字都像是倒计时的钟声,在李明的心头敲响。就在这一刻,他突然领悟到,真正的告别并非某个特定的瞬间,而是在柳儿说出“我搬走了”的那一瞬间,他的内心并未像预期那样掀起惊涛骇浪;而是当他眼睁睁地看着她的背影在电梯门后逐渐消失时,他竟然开始思考晚餐是否要吃掉那盒已经过期的酸奶。
电梯门缓缓闭合,将柳儿的背影隔绝在金属门的缝隙之中。她的身影就如同一张被撕下的旧照片,边缘微微卷曲,颜色也在逐渐褪去。李明静静地站在楼道里,凝视着电梯门完全合拢,仿佛这道门关闭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他和柳儿之间的某种联系。
他知道,他本应该追上去的,然而,他的双脚却如同被钉住一般,无法挪动。
至少该说点什么。可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那些练习了千百遍的道歉、解释、挽留的话语,此刻全化作了无声的空气。
“你明明可以抓住她的。”脑海里有个声音说。
“可为什么要抓住?”另一个声音反驳。
李明缓缓地低下头,目光落在茶几上的那串钥匙上。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冰冷的金属,仿佛能感受到它传递来的丝丝凉意。这串钥匙,曾经是他回家的凭证,是他与那个家的联系,但现在,它却只是一串毫无生气的金属齿痕。
他的嘴角忽然泛起一抹苦笑,这笑容中既有自嘲,也有对过去的释然。他嘲笑自己曾经的愚蠢,竟然会认为拥有这些钥匙就意味着拥有了幸福,认为能够掌控一切就能带来安全感,认为柳儿必须完全按照他的期望去生活。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如今,钥匙依然静静地躺在茶几上,而那个曾经与他共同生活的人却已经离他而去。令人惊讶的是,他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那样痛苦不堪。
或许,痛苦本身就是一种幻觉,一种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感受。正如陈默所说:“观察者永远比被观察者自由。”当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事物时,往往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到事情的本质,而不会被情绪所左右。
三个月前的那个夜晚,柳儿也曾坐在这同样的位置上,手中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热可可。她的眼神虽然疲惫,但却透露出一种温柔的光芒。
“你最近好像总是在做梦。”她的声音轻柔,仿佛怕惊醒了他的美梦,“有时候半夜醒来,发现你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明坐在电脑前,屏幕的蓝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手指机械地敲击着键盘,文档里的方案改了又改,光标闪烁得像是在嘲笑他的焦虑。手机屏幕亮起,是老板发来的消息:\"明天会议提前到九点,记得带上季度数据。\"他的胃部一阵紧缩,手指无意识地划开KpI表格,那些数字像枷锁般勒得他喘不过气。
茶几上的咖啡早已凉透,杯沿留着半圈褐色的痕迹。她端着热牛奶站在书房门口时,他正对着满屏数据皱眉。\"要不要...\"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却被他急促的键盘声碾碎。\"可能是工作太累了。\"他头也不抬地敷衍,余光瞥见她睡衣的衣角在门边停留了三秒,最终无声地消失在走廊尽头。
此刻回忆像倒带的胶片——餐桌上渐渐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