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1 / 2)

加入书签

店里的重活基本上都是他来弄。

那个美籍德裔的工程师,很少做这些重活。

不管是不是有意表现,梁桂凤对新的副手都颇为满意。

你连表现都不表现,我连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何满意?

再者说,梁桂凤对沈穗的眼光向来放心。

共事几天后,对赵红军这个副手还是相当满意的。

正巧赶上这次摄影大赛,索性安排赵红军一块来处理这些从全国(主要是北方各地)邮寄来的参赛照片。

照片很多,每天做统计也相当辛苦。

赵红军倒是不觉得累。

毕竟过去训练可比这辛苦多了。

他只是有些不太懂。

“这些照片日后怎么处理?”

不可能再邮寄回去,那活动经费就要疯狂燃烧了。

那么多呢。

烧掉吗?“

“保留着。”

“保留着?”

“对,沈穗说了,回头制作成几个大相册,当作纪念。要是有参赛者来咱们店里买相机胶卷,提到曾经参加过这次摄影大赛,咱们拿出相册来给他(她)看,不也是一桩美谈吗?”

对专卖店而言,就是花点钱弄个几个大相册、占用点空间保存相册的事。

但对于这些参赛者而言,很可能是他们一次美好的回忆。

反正沈穗说了,都已经花钱搞这些了,那就尽可能的搞好点,多花一点钱就能把这些办的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赵红军若有所思,好一会儿才说道:“她有心了。”

“那是。”梁桂凤笑了笑,但也没再说什么。

两地都在有条不紊的搞摄影大赛。

沈穗不时听梁桂凤又或者严君说着情况,更多的还是想着日本和香港的事。

今年三月底,第一批三万瓶101生发町被发往日本。

四月中旬,另一批101生发町则是通过铁路运输,经由广州抵达香港。

香港乃至东南亚市场,交给何锦秋来发展。

开拓市场从来不是个简单的事。

沈穗也知道急不得。

别看春雪在日本卖得好,这之前谈凯歌下了多少工夫啊。

牡丹运动服在国内销量远超同类运动服,那也是因为借助了洛杉矶奥运会这股子清风。

旁人的不好说,反正他们的成功并非随随便便的。

如果真那么随意,这会儿沈穗应该在家里数钞票了,而不是等着孟东梅、何锦秋的消息传来。

她们的好消息还不曾到来,沈穗倒是迎来了自己的老朋友。

塞城的许抗美和曹秋盛夫妻联袂而来。

“我们冒昧过来,没打扰你吧?”

曹秋盛这话让沈穗微微放下心来。

显然,两人不是来谈工作的。

“当然没有。”虽然没耿为光在,但她跟这两口子倒也算熟悉,寒暄两句就问了起来。

曹秋盛无奈的看了丈夫一眼,“你不说?”

许抗美清了清嗓子。

“是这样的,听说你这里能租借婚纱。”

多年的老夫老妻也能有他们的浪漫。

许抗美跟曹秋盛结婚那会儿家庭条件相当一般,没给妻子什么。

这会儿想着补上。

但直接买婚纱,曹秋盛又觉得浪费。

即便他们并不缺这个钱。

倒不如去一趟首都,吃烤鸭逛长城四处看看。

顺带着拍个婚纱照什么的。

还能跟沈穗这位老友寒暄一番。

沈穗被两人逗乐,“不止有婚纱,还有摄像机呢,到时候刻成碟子给你们寄过去。”

谈凯歌送她的那台九八成新的摄像机,过去半年也没闲着。

没少给新人录像什么的。

不过想要把这拍摄内容剪辑下来,就有些麻烦了。

得花钱找人。

沈穗这边不提供这种服务。

不过她可以帮忙介绍。

毕竟剧组的人她也认识。

中央台不就有专门做这个的嘛。

虽然沈穗之前跟中央台那边某位不知姓名的领导闹得不愉快,但事情过去之后,该合作还得合作。

她还是很乐意多几个朋友的。

说不定回头中央台再要摄像机时,就要找她购入了呢。

另一方面,愿意花钱租摄像机录制婚礼的,往往也乐意出这个钱。

这么下来,这台九八新的摄像机也没少挣钱就是了。

许抗美觉得没白来这一趟,说什么都要请沈穗吃饭。

期间不免说起了塞城那边的情况。

“最近国家要出台政策,你大概还不知道。”

过去绒毛收购价都是国家定价,但从今年下半年起,国家定价就改为国家指导价。

一个词的区别,这就意味着价格不再是固定的了。

绒毛大概率要涨价。

建国后,绒毛价格变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