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41章 七七和亲人41(1 / 3)

加入书签

七七终于松了一口气,心头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些日子,她看着弟弟和弟媳之间那层若有似无的隔阂,心里就像堵了一团湿棉花,闷得慌。

弟媳总是笑着,却笑得客气又疏离,不肯踏足那套精心准备的新房,仿佛那不是家,而是某种看不见的牢笼。

弟弟呢,嘴上不说,眼神却一天比一天沉,像被风吹灭的灯芯,只剩下一截冷灰。

三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没吵没闹,也没多说什么大道理,只是找了个寻常的午后,提着一篮弟媳最爱吃的桂花糯米藕,敲开了她的门。

那天阳光很好,三姐没提新房的事,只一边剥莲子,一边慢悠悠地讲起他们小时候——讲弟弟如何偷偷把唯一的糖分给她,讲他冬天替她捂脚,讲他第一次打工赚钱,就是为了给她买一条红围巾。

她说得轻描淡写,像在讲别人的故事,可每一句话都像温水,慢慢浸过弟媳紧绷的指尖。

讲到后来,三姐忽然笑了笑,说:“他啊,从小到大,把‘家’当成命。

以前咱们挤在十平米的小隔间,他都能把墙角那盏昏黄的灯泡擦得锃亮,说‘姐,灯一亮,哪儿都是新家’。

现在他好不容易把灯挂到你们的天花板上,却只敢远远站着,怕晃了你的眼。”

弟媳没接话,只是低头捏着那瓣糯米藕,指尖沾了一点糖渍,像颗小小的泪。

三姐也没再劝,临走前只把新房钥匙轻轻放在桌上,说:“那房子不是礼物,是他攒了半辈子的胆子。

你去不去,它都在那儿,像颗没落地的星星。

可你若肯进去,它就能踏踏实实变成地上的灯。”

第二天傍晚,弟媳独自去了新房。

她没让任何人陪,只穿了一条素色裙子,像去赴一场迟到的约。

电梯门“叮”

一声打开时,她先看见的是门口那双软底拖鞋——浅灰色,绣着一朵小小的向日葵,是她最爱的颜色。

屋里没开主灯,只走廊亮着一盏暖黄的壁灯,照得地板像一泓安静的水。

她蹲下来,指尖抚过拖鞋表面的绒毛,忽然想起三姐那句“灯一亮,哪儿都是新家”

客厅茶几上摆着一只白瓷盘,盘里码着切好的橙子,每一片都仔细剔了籽,像一排月牙。

她拿起最边上那片,放进嘴里,甜里带着一点微酸,就像这些天心里翻涌的委屈和迟疑。

嚼着嚼着,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下来,砸在鞋尖,溅起更小的水花。

她索性盘腿坐下,一边哭,一边把一盘橙子吃得干干净净。

哭到最后,她忽然笑出声——原来眼泪和橙子一样,咽下去,喉咙里会回甘。

后来,她起身一间间屋子看。

主卧的窗帘是深海蓝,遮光布背后绣着几尾银线小鱼,轻轻一晃,像有潮汐在呼吸。

书房的窗台上摆着一排多肉,胖嘟嘟的叶片顶着一点红尖,像弟弟小时候冬天冻红的耳垂。

走到厨房时,她看见灶台上搁着一只小奶锅,锅里残留一点牛奶皮,旁边玻璃杯底沉着半勺蜂蜜——显然,某人昨晚又偷偷起来热牛奶,怕她睡不好。

她伸手摸了摸杯壁,指尖触到一点余温,像触到一颗笨拙却滚烫的心。

那一刻,她终于承认,自己这些天的抗拒,不过是一场无声的试探。

她想看看,那个总是把情绪藏进沉默的男人,究竟能为她走到哪一步。

而此刻,答案像牛奶皮一样,细细地、完整地浮了上来——他早已把整颗心熬成了甜浆,只等她张嘴。

晚上九点,弟弟下班回来。

电梯门一开,他看见玄关的灯亮着,那双软底拖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女式帆布鞋,歪歪地摆着,像一句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我回来了”

他愣了两秒,手里的钥匙“哗啦”

一声掉在地上。

他弯腰去捡,却听见厨房传来“滋啦”

一声——是煎蛋下锅的声响,油花爆开,带着葱花的清冽。

那声音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他胸腔里所有熄灭的星。

他快步走过去,隔着玻璃门,看见弟媳系着那条洗得白的格子围裙,正把一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铲到盘子里。

她回头,冲他晃了晃锅铲,眼角还留着一点未褪的红,却笑得像刚晒过太阳的棉被,软绵绵,暖烘烘。

她说:“我饿了,你吃不吃?”

弟弟没说话,只是走过去,从背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肩窝,像抱住一盏终于落地的灯。

他闻到她间淡淡的橙子香,忽然想起小时候家里停电,三姐点着蜡烛给他煎蛋,烛火一跳一跳,在墙上投下巨大的影子。

那时他以为,影子就是永远。

现在才知道,永远原来可以这么轻,轻到只是两个人共享的一口油烟,一颗眼泪,一片橙子。

窗外,城市的灯火像撒落的星子,一颗颗亮起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