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七七的忧愁3(1 / 3)
七七的忧愁并非那种无病呻吟的多愁善感,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自内心的忧愁。
她总是习惯性地为他人着想,满足他人的需求,却常常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
与七七接触的人,往往只看到她对别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付出,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七七在为他人配植需求的同时,自己是否真的高兴。
唐弟弟乃是五叔家中排行第二的儿子,前些日子他竟领回了一个外族姓氏的女子。
这女孩生得极为标致,那一双双眼皮大眼睛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而且,她身材高挑修长,足有一米六八之高,亭亭玉立,恰似一朵盛开的鲜花。
然而,七七却并未同意让这个女孩子去读大学,而是希望她能够留下来与自己一同经营那家饭店。
或许七七有着自己独特的考量和计划吧,但这样的决定是否会对这位姑娘的未来产生影响呢?众人对此议论纷纷,看法不一。
七七心里琢磨着,像这样一个姑娘啊,那可一定得给她寻觅到一个绝佳的伴侣才行!
这姑娘心地善良,为人处世又特别周到,做事情更是手脚麻利、干脆利落,而且还特别聪明伶俐,很多事儿只要稍微一点拨就能明白其中的关键和门道。
如此优秀的女孩子,要是能找到一个同样出色的男子与她相配,那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呢!
然而这位姑娘却并非如此思考问题,她心中怀揣着别样的想法。
她一心想要寻觅一份工作强度不大、较为轻松自在的活儿干干,然后趁着年轻好好玩耍几年,尽情享受自由自在的时光之后,再去考虑寻找人生伴侣这件大事。
就在这时,七七开口对她说:“妮啊,要不你来加入咱们这个小小的饭店怎么样?”
在当地的习俗中,当长辈去世满一年的时候,五服以内的亲戚都需要前往参加祭祀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今年也不例外,婶子去世满一年,家族中的成员们都在准备着前往参加这次意义非凡的祭祀仪式。
唐兄弟德民和七七年龄相仿,但他可是个了不起的村干部呢!
他为人正直善良,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深得民心。
村民们常常夸赞他办事公正,关心邻里,无论是调解纠纷还是组织活动,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是村里公认的“好干部”
。
而七七虽然没有德民那样的身份和地位,但她同样心地善良,总是默默地为身边的人付出。
七七的五叔去世得很早,留下五婶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艰难生活。
生活的重担压得五婶喘不过气来,但她从未抱怨过一句。
七七从小看着五婶的不易,心里总是充满了同情和敬意。
她深知五婶的艰难,所以无论何时,只要能帮上忙,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有一天,七七在河边洗衣服时,偶然在河滩上捡到一枚鸭蛋。
鸭蛋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显得格外新鲜。
七七看着这枚鸭蛋,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她知道五婶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平日里很难吃到新鲜的蛋类。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决定把这枚鸭蛋送给五婶。
对她来说,这枚小小的鸭蛋虽然微不足道,但也能算得上一份小小的心意和温暖,或许能让五婶和孩子们的餐桌上多一点营养,多一点生活的希望。
当七七把鸭蛋送到五婶手中时,五婶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动。
她紧紧握住七七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七七却只是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五婶,这没什么,您和弟弟们日子过得不容易,我就是想尽一点心意。”
这份简单的善意,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了五婶的心,也温暖了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七七从小就喜欢听五叔讲故事。
在那个没有电视和手机的年代,五叔的故事就像一扇神奇的窗户,为她打开一个充满奇幻和冒险的世界。
每当冬天的夜晚来临,一家人围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屋子里弥漫着温暖的气息。
七七总是会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五叔的身旁,手里剥着棉花桃子,专注地听着五叔讲述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五叔的故事里,最吸引七七的就是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秃尾巴老李是一条善良的龙,它在人间行侠仗义,帮助百姓解决困难,却又总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遭遇误解和困境。
五叔的声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他讲到精彩处时,七七的眼睛就会瞪得大大的,完全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
她从不眨眼,也不觉得困,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她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时而紧张,时而兴奋,时而感动,完全被五叔的讲述所吸引。
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夜已经深了。
七七的母亲坐在一旁,看着女儿那专注而兴奋的小脸,心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