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步一个脚印的走89(1 / 3)

加入书签

第89七七之变12

从前,七七走路轻盈得仿佛一片羽毛,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踩伤了地上那微小的蚂蚁。

她的脚步轻柔,宛如春风拂过湖面,几乎不带起一丝涟漪。

那时的七七,总是迈着细碎的步伐,慢慢地踱来踱去,像是在细细品味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感受着大地的温度与脉动。

可如今,七七走路的模样却大变样。

她迈着大步,步履匆匆,那气势颇有几分像她大伯高玉安。

高大步这个外号,是梁山农行里的人给大伯起的。

大伯高玉安,身材高大魁梧,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步能跨出好远。

他有五个儿子,个个都长得玉树临风,气宇轩昂。

为了把这五个儿子都培养成才,大伯可没少费心思。

培养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

可大伯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凑齐孩子们读书的学费、买学习用品的钱,以及满足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大伯只能拼命地干活。

他天不亮就起床,去田里干农活,顶着烈日挥汗如雨,收割庄稼、翻土施肥;到了晚上,又去打零工,帮人搬砖、扛水泥,或是做些别的力气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伯的背都渐渐弯了,可他从没喊过一声累。

为了节省时间,干完活后他总是匆匆忙忙地赶回家,走路时自然就养成了小跑的习惯。

那大步流星的模样,像是在和时间赛跑,想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利用起来,为孩子们多挣些钱。

七七耳濡目染,也学着大伯的样子走路。

她觉得大伯走路的样子很帅气,很有力量感,仿佛每一步都能踏出一片新天地。

于是,七七也迈开了大步,走得风风火火。

她走在上学的路上,不再是那个慢慢悠悠的小姑娘,而是像个小大人似的,大步流星地往前冲。

放学后,她也急匆匆地往家赶,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等着她去做。

她的脚步声变得铿锵有力,在街道上回响,好像在宣告着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七七高中毕业那年,父亲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得让七七出去闯闯,便让她去梁山找大伯,希望能给七七寻个合适的工作。

七七收拾好行囊,带着些许憧憬与忐忑,踏上了前往梁山的路。

抵达大伯家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大伯家的院子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边。

大伯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和几位邻里下着象棋。

棋盘上,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大伯眉头紧锁,手中的棋子在指尖捻来捻去,似乎在思索着下一步的关键落子。

七七放下行李,站在一旁,好奇地望着棋盘。

那些棋子在她眼里仿佛有着奇妙的魔力,黑白分明,进退有度,每一颗棋子的移动都像是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七七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向往,也想学着下棋,便怯生生地开口:“大伯,我也想学下棋。”

大伯听到七七的声音,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瞥了七七一眼,又迅将目光移回棋盘,头也不抬地说:“去,让你伯母带你去市逛逛。”

说完,便又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棋局中,不再理会七七。

七七站在原地,有些懵,她不明白大伯为何如此冷淡,但也不敢再问,只能转身去找伯母。

伯母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妇女,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让人感觉很亲切。

听到大伯的吩咐,她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拉着七七的手说:“走,走,大侄女,咱去市逛逛去。”

七七跟着伯母出了门,走在梁山的街道上,看着两旁琳琅满目的店铺,心里的失落稍稍减轻了一些。

七七早就听说过伯母是个出了名的勤劳人。

尽管五个儿子都已成材,各自有了不错的前程,家里条件也比过去好了许多,但伯母依旧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习惯。

她见不得任何能回收利用的东西被浪费,尤其是饮料瓶、纸箱这类能卖钱的废品。

平时出门,只要看到路边有丢弃的饮料瓶、纸箱子,她就会立刻弯腰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收好,攒多了就拿去废品回收站卖。

有时候,她在街上溜达,眼睛就像雷达一样,四处搜索着目标,只要一现有能捡的废品,就挪不动步了。

起初,几个堂哥对此并不在意,甚至还觉得挺好玩的,偶尔也会跟着伯母一起捡。

但时间一长,二堂哥觉得这样有点掉价,尤其是在外人面前,感觉像是在丢自己的脸。

于是,他开始劝伯母别再捡了,可伯母却总是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

直到有一天,二堂哥气冲冲地对伯母说:“妈,你要是再捡这些破烂,就别认我这个儿子了,太丢人现眼了。”

伯母听了这话,愣了好一会儿,眼眶里闪过一丝委屈,但最终还是没再说什么。

从那以后,她就真的不再出门捡废品了,但七七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