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速成班(1 / 2)
敌后武工队培训班开班了。
当初,由于局势的风云变幻,根据地内已无敌人的踪迹,敌后武工队司令部也因此解散。
原本隶属于第二军大龙的敌后武工队,如今必须重新分离出来,继续履行他们最初的使命——发动群众、建立民兵组织以及地方政权,让日本侵略者,在群众抗日的汹涌浪潮中举步维艰。
敌后武工队的重新组建,规模相较于最初要小得多,仅由五百个小队组成,总人数约为两千五百人。
为了确保这支队伍能够迅速适应新的任务和挑战,徐剑飞特意召集了一次队长培训会议,也就是所谓的速成班。
这个速成班的时间非常紧迫,仅有一天。
按照后世的惯例,徐剑飞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关于武工队的职责和技能,我就不再赘述了,毕竟那是你们的专长所在。
然而,面对平原敌后武工队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其进一步壮大呢?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需要给大家一些关键的指示。”
话音未落,众人便迅速地纷纷掏出小本子,准备认真记录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扫盲教育,如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就连最基层的每一位战士,都能够认识一千个汉字了,真正实现了既能阅读又能书写的目标。
不仅如此,敌后武工队的小队长们,甚至还略通一些日文和日语,这为他们与小鬼子们的接触和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比如说,在与小鬼子交流时,他们能够熟练地表达诸如国际形势、国内局势以及小鬼子的日子,已经如兔子尾巴般长不了了,劝其赶紧投降并保证优待俘虏等内容。
说得那叫一个顺溜,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对于平原地区的抗日战争来说,你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发动广大群众。鼓励大家减少种植水稻和麦子的面积,转而多种高粱和玉米。
这样一来,就能形成一片我们可以随时隐蔽进出的轻纱帐,人为地为我们创造出了一片广袤的万千大山。”
听到这里,所有人的眼睛都像被点亮了一般,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高粱这个东西,可真是个好东西啊!只有咱们中国人会吃能吃,小鬼子那是压根儿就没见过这种玩意儿,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吃。
这高粱啊,要是让小鬼子给吃下去,那可不得了,他们吃完了就会腹胀如鼓,就像吹起来的气球一样,那叫一个难受啊!
这病可厉害着呢,搞不好就能要了他们的小命儿!“
这事儿可不是徐剑飞瞎编乱造的,而是确有其事。
在华北地区那是经常发生的事儿。华北那地方,那可是高粱的盛产地。
尤其是八路军,特别积极地鼓励老百姓们多种高粱。为啥呢?因为这高粱长高了之后啊,密密麻麻的,让那些小鬼子一钻进去,就找不着北了,直接迷失方向,晕头转向的。
所以,每到6月份之后,高粱开始长高,一直到10月份高粱和玉米都收割完的这段时间,那可都是华北抗日战场上,民兵和主力部队最活跃的时候。
这时候的高粱地,那可真是天然的掩护啊,给咱们的抗日队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且,这高粱不仅能让小鬼子吃苦头,对咱老百姓来说,那也是用处多多呢!
老百姓们拿高粱当主要的口粮,这高粱吃起来可香啦!同时啊,高粱杆还能当燃料使,给老百姓们提供取暖烧柴的好材料。
你看,这高粱对咱中国人来说,那可真是个宝啊!咱中国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有吃高粱的习惯,对高粱的加工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呢。
然而,对于日本人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
由于后勤供应日益紧张,他们已经无法享受到他们最喜爱的大米饭团,只能被迫食用这种高粱。
然而,这些日本人对高粱的加工并不了解,甚至连高粱皮都一起煮来吃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粱皮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元素,一旦被摄入人体,就会坚决抵抗消化过程。
不仅如此,这种元素还能够与胃酸凝结成块,形成团状物质,堵塞在大肠之中。这导致一个个小鬼子都变得大腹便便,痛苦不堪,只能发出凄惨的哀嚎。
即便他们吃高粱米也不行。
原因是他们的祖宗,从树上下来的时候,就没接触过高粱米,没有进化出中国人这样的肠胃。
也就是说,小鬼子还算是进化不完全的种类。
“接下来,我们还有第二种打击鬼子的方法。那就是充分利用平原地区土层深厚的特点,挖掘地道。
我们要确保每个家庭都有地道可供逃生,每个村庄之间的地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网络,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躲避。
此外,地道内部还需要巧妙设置各种机关。一旦鬼子进入地道,就会被这些机关轻易干掉。
同时,我们还要保证每条地道都具备防水、防毒和防烟的功能,以应对鬼子可能采取的各种攻击手段。做到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