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汴梁风云隐仙踪(2 / 2)
精于推演卜算之道,在这茫茫人海中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只能采取最笨却也最直接的办法——守株待兔。
当然,他亦可寻求精于此道的李淳风相助。一则,他心中对李清照那位可能的姻缘对象,已隐隐有了几分猜测,极有可能便是地星传说中与她命运纠缠颇深的那位赵明诚。二则,他也想借此机会,亲身体察一番当下的人间局势,尤其是大宋王朝这潭深水中的暗流涌动,以便为后续的行止筹谋。
因此,辞别骊山后,他便毫不犹豫地直奔这大宋王朝政治漩涡的中心——汴京。若论打探消息、捕捉风闻,没有比这龙蛇混杂、八方辐辏、信息如同江河般奔流的都城更佳的去处了。他选了这家临汴河、视野开阔的“醉仙楼”,借独饮之名,实则元神如筛,强大的神识之力正有条不紊地过滤、分析着城中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信息流。
短短半日光景,无数或清晰或模糊的意念碎片、街头巷尾的交谈片段、形形色色的气机波动,如同涓涓细流般被王星那强大的神识捕捉、汇聚、剖析、归纳。一幅远比眼前所见之繁华盛世更为诡谲、暗流汹涌的汴京真实图景,在他心中迅速清晰地勾勒成形。
首先映入他神识“视野”的,便是这汴京城中堪称诡异的“平静”。表面看去,车水马龙,商旅如织,百姓熙攘,安居乐业,盛世气象扑面而来。然而,在王星那融合了“鉴之法则”的洞察神目之下,“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无数修士的气息,如同暗夜中密密麻麻的萤火虫,悄无声息地潜藏于这繁华市井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身着儒衫、手持折扇、正与友人在茶楼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斯文书生,其体内浩然正气沛然流转,赫然是儒门正宗的金仙修为;街角一个看似寻常、专注描绘糖画的老者,枯槁的手腕上系着一串不起眼的骨质念珠,丝丝缕缕精纯凝练的佛力波动被其以极高明的手段收敛于凡俗躯壳之下,几近于无;
胭脂水粉铺前,一位身姿妖娆、眼波流转间媚意天成的老板娘,巧笑倩兮地招呼着女客,其不经意流露的气息,分明是修炼了某种高深魔功的妖女;几个步履沉重、气血旺盛如同烘炉般滚烫的镖师,押送着货物沉默地穿过闹市,那独特的体魄特征,透出的是蛮横古老的巫族炼体气息;甚至还有一股阴冷晦涩、却又夹杂着草木清香的奇异妖气,从一个挑着山货、沿街叫卖的朴实货郎身上隐隐透出……
有诗为证:
骊山云深别故人,汴梁繁华隐劫尘。
万修潜踪如萤聚,一子牵动儒门身。
暗刃难斩红绳系,明光可借圣师神。
玄黄道主入红尘,静待青锋问前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