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亏了啊(1 / 2)

加入书签

已经四月了,天气越的热了。

春娘也担心顶着日头干活热着了。

不然连着从早干到晚的,身体也吃不消。

“哎,行,听你的。”

知道媳妇是心疼自己,肖大山也乐呵呵的应着。

“对了,锅上我留了一碗肉,等会儿送去堂兄家,接下来还得劳烦人家帮忙看几天巧儿呢。”

“是该的,我去送”

肖大娘连忙去了厨房。

自家儿子和儿媳妇的腻歪劲,真让人受不了。

“婶子,这哪行,不就看个孩子嘛,赶紧拿回去”

王翠花看着肖大娘端来的一碗猪肉烧笋,可不好意思收。

不就是看个孩子嘛,有啥的。

“拿着吧,翠花,家里还有。

这玩意儿是专门给你们家留的,也不多,就是给孩子们,过过嘴巴好了,我也得赶紧回去吃饭了。

你呀,就别送了”

送走了肖大娘,王翠花转身一看,家里的几个孩子和肖大石已经对着那碗肉下了筷子。

“一个个饿死鬼投胎吗?”

王翠花虽然这么说,但是也没阻止。

山里人吃肉不难,多是野鸡野兔,都是骨头,没啥肉。

大的猎物可都是要拿去卖的,换了银钱可都是要买家里吃的,用的东西来着。

所以这猪肉啊,一年也就吃那么一两次。

“大山家伙食就是好”

肖大石吃的油光满面的。

“看你说的,谁让人家大山能干呢,能吃的不好嘛,不过,大山是个手松的,你没看之前卖笋的时候啊,每天都是满篮子回来,就没见篮子空过这大山媳妇也不劝着些,过日子哪能这么花”

王翠花虽然羡慕,但是还是希望肖大山他们能会过日子。

“你说你,大山家以前就他一个人,家里啥啥都没有,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不买东西,难不成一家饿死啊?”

“唉,你知道个什么,你是没看见,婶子他们穿的可是现成的棉衣,那多贵啊,还不如自家买了棉花做呢,能省不少”

肖大石两口子又围着肖大山一家说了会闲话,当然,肖大山他们是不知道的。

休息了一个时辰以后,肖大山和春娘他们又出去栽秧了。

春娘算过了,按照现在这个进度,还有两天也就能全部结束了。

就这般披星戴月的赶工,肖大山家的栽秧总算是全部结束了。

看着绿央央的稻田,肖大山内心升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满足。

插秧结束,称“关秧门”

,春娘和肖大山绕田走一圈,拔一把秧苗带回家,扔在门墙边,说是“秧苗认得家门,丰收由此进门。”

“春娘,明天啊,我准备去打猎了”

吃完饭,肖大山就开始修整自己打猎的工具。

“嗯”

春娘知道,家里的生计还是依靠着肖大山。

虽然之前春笋给家里回了一波血,之前买东西都是花的卖笋的钱,家里的积蓄也就去了三两银子,基本没怎么动。

倒是一旁的肖大娘有些担忧,打猎的辛苦和危险,作为肖大山的娘,肖大娘是知道的,以前肖深就是猎户,一家老小都是靠着肖深,所以,肖深死了以后,这个家可不就散了。

但是肖大娘也没说什么,都是贱命,活着可不就是靠着老天给饭吃。

运气好,啥事都没有,运气不好,那就是命。

深夜,春娘在盘算着家里日后的生计,算着算着,春娘觉得哪里不对。

尽管浑身有些酸疼,但是春娘还是爬起身,对着肖大山说道。

“大山,我觉得咱们亏了啊!”

“啥?”

肖大山正满足的很。

“大山,你这卖一趟笋,能有个一贯钱对吧?”

春娘坐好,开始和肖大山算账了。

“嗯,这个也看运气吧,要是碰巧遇到大户人家就差不多。

运气不好的话,可没那么多,你看村里其他人也就能卖个一两百文钱。”

“不管那些,最多咱们以后的笋都去大户人家卖就是了。

你看啊,这么算的话,这笋咱们前前后后能卖半个月,一天一贯,半个月就是十五贯,就是十五两银子,咱们种地,前前后后忙半个多月,一亩地也就能出个二石粮食,三亩地才六石粮食,就是72o斤。

这再去掉谷皮麦麸啥的,能有个四五百斤的大米。

一斤米,咱买的话也就是六文钱,那也就两三贯文钱而已。

你看看,这么算的话,咱们亏了啊!

!”

黑夜里,啥都看不见,肖大山都能感受到春娘的沮丧和懊恼。

“春娘,这账不是这么算的啊,这要是大户人家不买笋,咱们家就算卖上半个多月的笋,也就能有个两三贯。

和种田差不多的。

但是呢,今年不一样,今年咱们忙活田地这么长时间,实在是之前地荒的不成样子了,这往后啊,这三亩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