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谁在教小孩造反(1 / 2)

加入书签

春雨如牛毛,密密麻麻地抽打着长安城的屋檐,也抽打着长孙无忌那张阴沉的老脸。

“夜聚昼散,私藏器械,这不是贼是什么?!”

早朝之上,老狐狸长孙无忌的声音如同炸雷,震得整个朝堂都嗡嗡作响。

他手里攥着一份厚厚的名单,纸张都快被捏烂了,“诸位大人,看看吧!

这‘夜炉会’的成员,多达三千余人!

他们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柳奭这个老墙头草,立刻跳出来附和:“司徒大人所言极是!

这等民间结社,必须严查!

依老臣看,应立即取缔,恢复官营配给,以正视听!”

龙椅上,李二陛下端坐着,脸色阴晴不定。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了裴行俭身上:“裴行俭,你是兵部的人,又是御史,这件事,你再查查。”

裴行俭心中叫苦不迭,这差事,简直就是火中取栗啊!

“臣,遵旨!”

他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西市,依旧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裴行俭换了一身粗布衣裳,伪装成一个无家可归的贫户,一步一个脚印地挪到了“夜炉会”

的据点。

“这位老哥,可是没炭烧了?”

一个热心的大娘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来来来,这边登记一下,马上给你安排。”

裴行俭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周,只见“夜炉会”

的成员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有人专门负责测量空气湿度,以便调整炉芯的配方;有人则在仔细地调配着合金比例,力求让炉芯更加耐用;还有一些妇人,则专门负责记录哪家孤寡老人需要优先配送,简直是细致到了极点。

他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调试一个炉芯,好奇地凑了上去:“这位小哥,这炉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年轻人头也不抬地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可是改良过的炉芯,里面加了一个微型风阀,能更好地控制火力,省炭!”

裴行俭心中一惊,这微型风阀的技术,尚未录入官方图纸啊!

他悄悄地取走了一个炉芯,藏在袖子里,离开了西市。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的一处隐蔽的院落里。

阿阮正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的“六郎团”

骨干。

“风声不对,朝廷可能要对我们下手了。”

她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阮姐,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年轻人问道。

阿阮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换壳!

把‘夜炉会’改名为‘灶事互助社’!”

“灶事互助社?”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阿阮的用意。

阿阮解释道:“我们每社推举一名年过五十的老妪为主事,对外宣称是妇人怜贫,邻里互助。

这样一来,朝廷就算要查,也不好下手。”

“高,实在是高!”

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阿阮又拿出一面红底黑字的布幡,上面绣着“官许便民”

四个大字。

“这布幡也有玄机。”

她神秘一笑,“阳光下可见隐纹小字:技术开源,人人可改!”

几天后,裴行俭再次来到了西市。

这一次,他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

只见一群白苍苍的老妇,正笑容可掬地主持着炉芯的分工作,孩子们则在一旁认真地背诵着《安全守则》,整个场面井然有序,没有丝毫违律之处。

裴行俭心中的疑虑稍减,难道真的是自己多虑了吗?

在长安城的另一角,洛阳乞儿帮的头目韩十四,正一脸茫然地站在一个简陋的工坊里。

他原本是静火教护法之子,自从教派覆灭后,就一直流浪江湖,寻找机会重振势力。

这次,他潜入长安,联络各帮,企图借“夜炉会”

重组静火教。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一次偶然的修灶行动中,他竟然被一个小女孩教会了一种叫做“螺旋密封法”

的新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让炉芯的密封性更好,燃烧效率更高,简直是巧夺天工!

韩十四怔怔地坐在地上,想起父亲临终前说过的话:“火是用来照亮屋子的,不是烧人的。”

当夜,他撕毁了所有的密信,将静火教残余的名单投入了炉中。

第二天,他主动找到了阿阮,坦白了自己的过往。

阿阮沉默了片刻,递给他一把新制的扳手:“想赎罪?那就去教十个不会修炉的人。”

与此同时,在北上进京的路上,炭工学堂的教习崔琰,正面临着一场生死危机。

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被旧盐商雇凶报复!

就在这千钧一之际,三名“灶事互助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