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人争香火娃们修漏灶(1 / 2)
春汛的脚步,就像磨磨蹭蹭的老农,一步一个脚印地挪了过来。
李承乾站在民生司的后院里,感受着空气中越来越浓重的湿气,眉头微微皱起。
江南的雨季,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殿下,江淮那边送来的急报。”
苏敬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急匆匆地走了过来,脸上的褶子都快拧成麻花了,“低洼村落的灶基开始泡腐了,蓝焰炉漏烟中毒的事件也开始增多。
官府那边……还是老一套说辞,‘工程浩大,需从长计议’。”
李承乾冷笑一声,接过竹简,粗略地扫了一眼,然后直接扔进了旁边的炭炉里。
“从长计议?再计议下去,人都要没了!”
他啐了一口,眼神里闪过一丝怒火,“这帮尸位素餐的家伙,就知道推诿扯皮!
难道要等出了人命,他们才肯动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沈六郎那边怎么样了?”
他问道。
“六郎带着那帮小子,已经开始逐村勘察了。”
苏敬连忙回答道,“据说他们还明了一种什么‘三步检灶法’,效率挺高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帮小家伙,倒是挺有想法的。
“让他们放手去做吧。”
他说道,“告诉六郎,缺什么就说,民生司这边全力支持。
另外,通知薛仁贵,让他去江淮那边走一趟,暗中保护他们。”
“是,殿下。”
苏敬应了一声,然后又有些犹豫地说道,“殿下,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冒险?毕竟他们只是一群孩子……”
“孩子怎么了?”
李承乾瞪了他一眼,“难道孩子就不能做事了吗?他们才是大唐的未来,我相信他们!”
他顿了顿,又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而且,这也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他们成长的机会,一个让百姓看到希望的机会。”
华阴县外,春寒料峭。
沈六郎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旧棉袄,带着一群半大孩子,正蹲在一个农户的灶台前,忙活着。
“六郎哥,这灶喉石圈裂了,得换一个。”
一个瘦小的孩子指着灶台上的裂缝说道。
“嗯,我知道了。”
沈六郎点了点头,从旁边的工具箱里拿出一个新的石圈,开始更换。
他的动作很熟练,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
其他孩子也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他们明的“三步检灶法”
其实很简单:第一步,用绳尺测量灶台的尺寸,确定需要更换的部件;
第二步,用水碗测试烟道的通畅程度,看看是否有漏烟的情况;第三步,用纸条放在排烟口,观察气流的走向,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角度。
这套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实用。
有了它,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诊断出灶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六郎哥,这边也修好了!”
一个孩子兴奋地喊道。
“好,检查一下有没有漏烟。”
沈六郎说道。
那个孩子连忙拿起水碗,放在灶台上,仔细观察着。
“没有,一点都不漏!”
他高兴地说道。
“好,下一个!”
沈六郎大手一挥,带着孩子们向下一家走去。
他们的身影,在田埂上,在村落里,显得格外活跃。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那些困苦的百姓,带去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薛仁贵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站在不远处,默默地看着这群忙碌的孩子。
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肃杀之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柔和。
他原本是奉李承乾之命,来暗中保护这群孩子的。
但是,当他看到他们认真工作的样子,听到他们欢快的笑声时,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这群孩子,根本不需要他的保护。
他们自己,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他走到一个正在砌灶台的孩子面前,蹲下身子,问道:“孩子,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那个孩子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砌灶台。
“因为……因为灶坏了,会死人的。”
他小声说道。
薛仁贵的心,猛地一颤。
他看着这个稚嫩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敬佩。
“可是……你们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
他又问道。
那个孩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看着他,认真地说道:“因为……因为我们想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薛仁贵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觉得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