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莫特朱克曼(1 / 2)
林恩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
我相信你的技术。
那《th0andi1es》的伴奏大概还需要多久能做完?”
他现在也算是经验丰富的音乐制作人,深知这歌标志性的碎拍(trap式hi-hat滚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的难度。
特别是使用内存仅有10秒的sp-1200采样鼓机时,需要将鼓组拆解,光鼓组部分就可能需要耗费两周时间进行手工剪辑。
“合成音部分我已经基本搞定了!”
布鲁诺信心满满地说,“鼓组部分比较复杂,但我保证,参加完格莱美回来,最多一周,我就能弄完!”
就在这时,录音棚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林恩说道。
门被推开,福勒探进头来:“老板,莫特·朱克曼先生来了,在您办公室等您。”
“0rt?”
马库斯听到这个名字,忍不住笑了出来。
“死朱克曼?”
(0rt在英文中有“死亡”
的含义)。
林恩听得也是一乐,但立刻正色道:
“马库斯!
别乱开这种玩笑!
莫特·朱克曼先生是我的合作伙伴,《纽约邮报》的股东之一。
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地产商和亿万富翁,不是小角色。”
马库斯赶紧举手投降,做了个鬼脸:“当然当然!
我有分寸!
这不都是自己人嘛,开个玩笑。”
去办公室的路上,林恩心里快盘算着。
按上次和查克·舒默商议的计划,是由纽约市政厅下属的‘城市文化展基金’出面,出资收购朱克曼手中那5的《纽约邮报》股份。
这笔交易背后,涉及将市政资金“套出”
并最终回流到自己手中的复杂操作(大概半年到一年之后,‘城市文化展基金’会以象征性的低价,比如一美元卖回给林恩),查克及其关联方会从中获取回报。
这是查克为了补偿林恩配合他那个神秘的‘朋友’收购《纽约每日新闻》计划而设的局。
按理说,现在这个阶段朱克曼不应该主动找上门来才对。
林恩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走进办公室,莫特·朱克曼已经坐在沙上等候。
林恩与他见过几次面:第一次是在查克的办公室,当时纽约房价暴跌,林恩正从深陷债务的地产商卡利科手中收购《邮报》,朱克曼作为查克的朋友,提出出资5共同收购,以制衡董事会里的默多克(林恩当时想借助新闻集团的经营能力)。
后来在签约仪式和派对上也有过接触。
但眼前的朱克曼,与记忆中那个红光满面、富态十足的形象判若两人。
他眼窝深陷,带着浓重的黑眼圈,人瘦了一圈,神情疲惫而焦虑,一副时运不济、心力交瘁的模样。
“朱克曼先生,欢迎。”
林恩走上前握手。
朱克曼没有寒暄,直入主题,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压抑的愤怒:
“lk,那5的《邮报》股份,我不打算卖给‘城市文化展基金’了。”
林恩心中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疑惑地问道:
“这不是您和查克议员商量好的计划吗?我没从他那里听说方案有变动”
“哈!
查克!”
朱克曼冷笑一声,打断了林恩,语气中充满了怨愤。
“他耍了我!
那块地快把我拖死了!
总之,这个计划先暂停!”
林恩心中了然,虽然股份延迟到手对他影响不大(本来也要等半年以上),但他对查克和朱克曼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酒柜旁,倒了两杯威士忌,递给朱克曼一杯,自己则扮演起和事佬的角色,语气真诚而关切:
“朱克曼先生,我不太明白您和查克议员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是朋友,也是合作伙伴。
有什么矛盾,不妨摊开来说说?也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朱克曼接过酒杯,仰头将杯中琥珀色的液体一饮而尽,仿佛要浇灭心中的怒火。
整个19年,美国地产行业深陷泥潭,海湾危机引的油价飙升带来的成本上涨更是雪上加霜。
林恩认识的卡利科、唐纳德等地产大亨都深陷债务危机,在社交圈里几乎成了“人嫌狗憎”
的存在。
朱克曼此刻愿意向林恩这个年轻人倾诉,一方面是因为林恩是《邮报》的大股东,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林恩此刻表现出的倾听姿态,在四面楚歌中显得尤为珍贵。
“事情是这样,”
朱克曼放下空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声音低沉。
“我的波士顿地产公司(b0st0npr0perties),你知道吧?”
林恩点点头:“当然知道。”
这家由朱克曼创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