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宪法大厅(1 / 2)
改好歌词第三天,刚在ascap(米国作曲家协会)备好案林恩就叫上鲍勃赶到了华盛顿参加第一夫人的公益活动。
这事宜早不宜迟,虽然暂时稳住了fbi,但越早拿到护身符自己在米国越安全。
“华盛顿宪法大厅全称为dar宪法大厅?,是米国革命女儿会(daughters0fthearirev01uti0n,dar)于1929年建造的标志性场馆。
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华盛顿重要的文化场所,举办过音乐会、政治演讲、学术会议等各类活动,说起来80年代的格莱美颁奖典礼就在这里举办。”
鲍勃正在给他介绍这座新古典主义的地标建筑。
“dar?这是个什么组织?”
林恩问道。
“这个组织可有意思,dar是18年成立的精英女性组织,由一群女性历史学者和爱国者创立,你猜为什么?”
鲍勃拍拍林恩的手肘,对着穹顶的浮雕和壁画抬抬下巴。
“18大萧条前夕?总不会真的打算在米国闹革命吧?”
林恩没心思看头顶的米国历史,心想那会导师好像刚刚过世没几年吧?
“当然不是,因为当时男性组织“美国革命之子会”
(sar)拒绝女性加入。
它本质上是一个活的历史纪念馆——通过血脉传承塑造米国建国神话,强调‘血统爱国主义’。
其宪法大厅和族谱档案库具有象征资本,尤其在保守派中影响力深远。”
鲍勃敲了敲宪法大厅的《独立宣言》手稿复刻展柜上的钢化玻璃。
“放尊重点”
这行为引来一个白老太怒目而视。
“这里仅接受18岁以上女性成为正式会员,除了芭芭拉·布什,如埃莉诺·罗斯福、南希·里根等多位第一夫人都曾参与dar活动或自己就是正式成员。”
鲍勃不以为意指向墙上几位总统夫人的肖像油画。
“听起来它们影响力很大,我回头让贝琪来报个名”
林恩想着自己虽然还没老婆,但是姨妈也能帮自己和大人物的老婆们拉拉关系嘛。
“嘿,那你得好好查查家里的族谱才行,dar吸纳成员遵循严格的血缘标准,要成为正式成员需提供书面证据,证明直系祖先曾在独立战争中为米国独立一方提供支持。”
鲍勃咧嘴一笑。
“91tf这都19年了证明两百年前的祖先参加过独立战争?”
林恩差点把咖啡喷在宪法大厅的罗马柱上。
入会都这么严格,这组织肯定不是保守派大本营那么简单,里面搞不好都是纯纯的老钱想起贝琪姨妈之前的穷样,说不定祖上是爱尔兰逃饥荒来的,怕不是独立战争时还在被英国佬吊着打?不过老妈一家据说也是新英格兰裔应该不至于。
“规矩就是这样,它是传统爱国主义的活化石,尤其在冷战时期,其‘反共护国’叙事与象党的国家安全话语高度绑定。
里根时代多次在dar宪法大厅举办保守派集会,但注意——他们的‘血脉正统’理念对新教徒白人精英的强调,可能对你支持多元、关注弱势群体的人设基础构成隐性冲突。”
鲍勃提醒道。
“我知道,和他们有直接关联可能被解读为向保守价值观妥协,需谨慎处理。”
林恩点点头,米国政治的弯弯绕现在他也明白了不少。
“不过这些我都能帮你搞定。
先吃几口东西,办完正事我们就走,等下还有慈善拍卖会,留下来不买点什么显得尴尬”
鲍勃坏笑着解释道。
“0k。”
入场就已经开出291刀的支票,再花冤枉钱已经没有必要。
宴会厅里飘着铃兰香薰的味道,餐品倒是很朴素——桌上摆着体现各军种传统的陆海空三军套餐:陆军烤肉、海军海鲜浓汤、空军冰激凌。
以大多数米国人嗜甜如命的性格,难怪都排着队去空军。
林恩尝了一口齁人的冰淇淋连连吐槽。
“埃克森在达兰港的输油管需要更多‘钢铁护盾’对,就是布什说的那种爱国护盾。”
“哈哈,他们会有的。”
“爵士,您这次来华盛顿是?”
“撒切尔夫人让我转告,唐宁街10号的鹰派们需要听见b-52轰炸机的声音”
这种筹款宴会活动林恩已不是第一次出席,跟着鲍勃和几位熟人打过招呼。
找到个空档直奔今天的目标——芭芭拉布什,这位白‘国家祖母’穿着海军蓝羊毛混纺套装,上衣采用80年代末流行的箱型垫肩设计,但刻意削减了肩部填充物厚度,逐渐柔和的廓形显得更符合当下潮流。
领口处别着一枚红宝石镶银胸针,戴着条硕大的珍珠项链,手边放着黑色漆皮的医生包。
这些衣服和配饰林恩认不出牌子,但看起来很有设计感,不愧是捞钱家族呸,老钱家族的人。
“夫人,这位是《公告牌》六连冠的lk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