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斯坦福(3 / 3)
>
这就像把物理世界的信号翻译成一种通用语言,让机器能够存储、传输和加工它们。
拿你的唱片来说,模拟信号如磁带、胶片,容易受噪声干扰且难以复制,而数字信号可以无损存储、无限复制,并通过算法压缩或增强。
比如cd取代黑胶唱片,就是因为数字音频更保真。
想想吧,公司可以用数据库替代纸质档案,图书馆的藏书或学术论文也可以存到小小一张软盘里,这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那我回头就在公司里用起来,降低成本我可太喜欢了。
以后录音也要多用数字信号,试试音质到底有没有更好。
“我听说uc?把他们的电影档案库数字化了,以后可以用一台计算机就查询庞大的数据库,杰瑞,是这样吗?”
“那种单台计算机的数字化只是,真正的革命在于通过互联网连接所有数字节点。
比如我们斯坦福的数据库和麻省理工的实验室数据可以实时互通,以后可能会形成全球知识网络。”
杰瑞一脸嫌弃,仿佛十分看不起uc?那种程度的数字化。
“呃,互联网又是什么设备?”
“互联网不是一台机器,而是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现在主要是大学和政府机构在使用。
我们可以跨越地理界限共享信息,比如送邮件、传输文件,甚至登录到其他大学的服务器获取数据。
虽然现在只有文本界面,但未来可能会有图形化的信息库。
计算机是终端,互联网是桥梁。
想象一下,未来你坐在家里就能访问全球的数据库、购买商品,或者和另一个大洲的人实时合作项目——这可能会彻底改变教育、商业甚至社会结构。”
说起这个杰瑞眼里满是憧憬。
听起来好像很前的样子啊,转念一想刚才老教授的话‘现在的网络度太慢,存储成本也太高,你的想法完全不现实。
’即使未来很有前景但是现在貌似还不成熟吧?而且没有图像数据库那我要来有何用?我又不能靠一个名字找到我想要的人
“那现在数字化的成本是不是很高?我想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电影和唱片数据库,以后就可以方便查询我想要的歌手、演员信息,实现起来难度大么?我不需要互联网,我只要uc的那种就够用了。”
“这个其实没什么难度,你只要雇几个打字员,把纸质资料输入到计算机里去就行了,一点电费和工资而已。”
那可太棒了,回头我就雇人弄一套。
“非常感谢你的科普,杰瑞,以后说不定我们会是同学,这是我的名片,以后可以多多联系。”
“不用客气,能帮我签个名吗?签两个,我和我女朋友都非常喜欢你的歌。”
“哈哈,当然没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