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山海交融(1 / 2)

加入书签

在宽阔的晒谷场上,二十口大铁锅整齐地排列着,每一口锅都被架在高高的木架上,锅底的火焰熊熊燃烧,舔舐着锅底。

杜小荷站在其中一口锅前,熟练地搅拌着锅里的海带炖野猪肉。

那浓郁的香气随着热气飘散开来,远远就能闻到,仿佛能飘出十里之远。

马寡妇挎着一个装满酸菜的篮子,正挨家挨户地送着。

她边走边大声喊着:“来尝尝我家的酸菜,配上这海带炖野猪肉,那味道才叫一个绝呢!”

王谦则蹲在合作社门口,专注地用猎刀削着竹签。

他的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一根尖锐的竹签就削好了。

在他身旁,野猪王的獠牙上挂着一串贝壳项链,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时,七爷拄着他新做的柺杖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他走到王谦身边,烟袋锅子轻轻地点了点那串贝壳项链,问道:“这玩意儿管用吗?”

王谦头也不抬,继续削着竹签,回答道:“昨晚开始闪红光了。”

七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看着王谦把竹签削尖,说道:“鱼上钩了。”

就在这时,屯口突然传来一阵孩子们的欢呼声。

王谦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连老渔民正扛着一个麻袋朝这边走来,他的身后紧跟着一个身穿军装的邮递员。

“王同志!

有你的加急电报!”

邮递员高声喊道。

王谦连忙站起身来,迎上前去。

他接过电报,打开一看,上面只有短短八个字:“货已扣留,来辨认。”

“啥意思?”

一旁的黑皮凑过来,好奇地问道。

王谦面无表情地把电报折好,塞进兜里,淡淡地说:“赵卫东落网了。”

老渔民缓缓地解开麻袋,那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麻袋里装着的是稀世珍宝一般。

随着他的手指慢慢解开袋口的绳子,麻袋里的东西像是被释放了一般,倾泻而出,出一阵哗啦哗啦的声响,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脆。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定睛一看,只见地上铺满了各种各样的海货,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有晒干的海参,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一起,每一只都大小均匀,色泽暗沉,仿佛是被精心挑选过的艺术品;有成串的牡蛎,每一颗都饱满圆润,闪烁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大海的馈赠;甚至还有两条冻带鱼,它们的身体僵硬,被寒冷的温度冻结成了一种奇特的形状,像是在展示着大海的力量。

“这是给孩子们的,”

老渔民一边说着,一边搓着他那粗糙的手掌,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让他们补补身子。”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丝质朴的关怀。

杜小荷站在一旁,看着地上的海货,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她小心翼翼地拾起那些海参,仿佛它们是易碎的瓷器一般,然后走进厨房,用它们炖了一锅鲜美的汤。

厨房里传来阵阵香气,那是海参与其他食材相互交融的味道,浓郁而诱人。

这锅汤的香气很快就弥漫了整个屋子,引得全屯的老人们都纷纷前来品尝。

七爷也在其中,他端起一碗汤,轻轻吹去表面的热气,然后慢慢地喝了一口。

那鲜美的味道在他的口腔中散开,让他不禁闭上了眼睛,细细品味。

他慢慢地品尝着这浓郁的味道,每一口都让他的味蕾沉浸在那独特的鲜美之中。

然而,就在他细细品味的时候,一滴泪水却突然从他的眼角滑落。

这滴泪水似乎蕴含了无尽的情感,它顺着他的脸颊流淌而下,滴落在了碗里。

他的思绪也随之飘回到了四三年在旅顺的那段时光。

“四三年在旅顺的时候,我那些受伤的战友们就一直念叨着这口汤啊……”

七爷喃喃地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了感慨。

那时候,他们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物资匮乏,这口汤对于受伤的战友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七爷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们都陷入了沉默,大家都能感受到他心中那份深深的怀念和对战友们的牵挂。

与此同时,王晴则将那些晒干的海带细心地分装成一个个小包。

她的动作轻柔而娴熟,每一包海带都被她整理得整整齐齐。

“这些海带煮汤可以治疗大脖子病,外敷还能消肿呢。”

王晴微笑着对大家解释道。

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让人感到一种温暖和安心。

马寡妇见状,急忙上前抢了三大包海带,嘴里还念叨着:“我得给我娘家捎去!”

她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仿佛这些海带是无比珍贵的礼物。

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屯子中央的空地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百家宴就在这片空地上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王念白戴着一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