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新老传承(1 / 2)
七爷的烟袋锅在供桌上&0t;咚&0t;地一磕,满屋子的议论声立刻静了下来。
老人家今天破天荒地穿了件靛蓝长衫,花白胡子梳得一丝不苟,连那根常年不离手的枣木拐杖都擦得泛光。
&0t;今儿个是个大日子。
&0t;七爷的声音比平时洪亮,&0t;我王老七,要交班了。
&0t;
晒谷场上顿时炸开了锅。
老猎户们面面相觑,年轻人则伸长脖子往前挤。
王谦站在最前排,现供桌上摆着三样东西:那本《山经》真迹、七爷的铜铃法器,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
&0t;谦子,&0t;七爷突然点名,&0t;过来。
&0t;
王谦走上前,却见七爷摇了摇头:&0t;不是给你。
&0t;老人家转向人群后排,&0t;晴丫头,来。
&0t;
王晴今天穿着杜小荷新做的红棉袄,辫梢系着七爷给的五彩绳。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小姑娘怯生生地走到供桌前。
&0t;跪下。
&0t;七爷命令道。
当王晴跪在蒲团上时,七爷将铜铃郑重地放在她手中:&0t;从今往后,你就是咱牙狗屯的药师了。
&0t;又拿起《山经》递给她,&0t;这本书,你比谁都读得透。
&0t;
最后是那把钥匙——打开七爷药房的钥匙。
王晴接过来时,小手抖得像风中的树叶。
&0t;七爷&0t;王谦忍不住开口,&0t;这不合规矩吧?&0t;
&0t;规矩?&0t;七爷冷笑一声,突然从怀里掏出本黄的册子,&0t;看看你太奶奶写的《女医札记》!
咱王家医术,从来就是传贤不传男!
&0t;
王谦接过册子,扉页上赫然写着:&0t;王氏医术第十六代传人王周氏记&0t;。
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0t;祖训&0t;,不过是后人强加的桎梏。
仪式结束后,王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女子采药队。
杜小荷当队长,王秀兰管炮制,连刚过门的赵小翠都报名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马寡妇带着她十二岁的闺女也来了——这丫头天生嗅觉灵敏,能闻出地下三尺的药材。
&0t;咱们立三条规矩。
&0t;王晴站在药房前的石磨上宣布,声音虽轻却坚定,&0t;一不采幼苗,二不留痕迹,三要教徒弟。
&0t;
男人们起初还看笑话,直到女子采药队战告捷——她们找到了传说中的&0t;七叶参&0t;群落,还带回来三只活的小麝香獐子。
七爷乐得直拍大腿:&0t;好!
养麝取香,这才是长久之计!
&0t;
王谦这边也没闲着。
新政策实施后,他带着年轻猎户们改造猎具:钢丝套加上了限位器,捕兽夹装了报警铃,就连弓箭都改用可降解的材料。
最绝的是赵小虎明的&0t;智能陷阱&0t;——用橡木齿轮组做的机关,只捉成年的公兽。
立冬前一天,七爷把王谦叫到炕头。
老人家今天气色特别好,居然自己走到了院子里。
&0t;谦子,你看。
&0t;七爷指着远处的山梁。
夕阳下,白鹿带着幼鹿站在最高处。
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它们身后跟着整个鹿群——足有二三十头,在雪地上踏出蜿蜒的痕迹。
&0t;知道为啥选晴丫头吗?&0t;七爷突然问。
王谦摇摇头。
&0t;因为她眼里不光有药,&0t;七爷的烟袋锅点了点他的心口,&0t;还有这个。
&0t;
当晚,王谦把那把祖传猎刀重新开了刃。
刀身上的纹路在油灯下格外清晰——那是条迁徙路线,从河南到东北,最终停在一个形似鹿头的山坳处。
&0t;我明白了&0t;王谦轻抚刀纹,&0t;爷爷说的&039;宝贝&039;,从来就不是金银。
&0t;
第二天清晨,王谦带着新组建的狩猎队进山。
队伍里有经验丰富的老猎手,也有刚成年的毛头小子。
王晴则领着女子采药队去了相反方向。
两支队伍在山口分手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七爷教的新编山歌:
&0t;老树新枝嫩芽
猎人代代传技法
你采药来我巡山
绿水青山养万家&0t;
山梁上,白鹿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它身边那只幼鹿的犄角已经完全长成,在朝阳下像两柄金色的权杖。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整个鹿群突然昂长鸣,声音在山谷间久久回荡——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