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新的征程(1 / 2)
晨雾中的兴安岭披着一层薄纱,王谦站在山岗上,望着远处起伏的群山。
身后传来金属关节转动的&0t;咔嗒&0t;声——杜勇军拄着拐杖走来,崭新的假肢踏在碎石路上稳如泰山。
&0t;爹,您慢点。
&0t;王谦伸手去扶。
&0t;用不着!
&0t;老人笑着推开女婿,拍了拍假肢,&0t;德国货就是结实,昨儿个我还追了只野兔呢!
&0t;
山下的晒谷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王建国站在人群中央,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一群年轻人挂横幅。
横幅上用金粉书写的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上面赫然写着:“南北猎人联谊会成立大会”
。
“谦哥!”
突然,杜鹏像一阵风一样小跑过来,手里挥舞着一封信,兴奋地喊道,“河南来信了!”
王谦连忙接过信,迫不及待地展开信纸。
只见王猛那粗犷豪放的字迹如行云流水般展现在眼前:“……县里已经归还了我们祖林的50亩土地,俺按照东北的方法划出了轮猎区……磊子考上了林业中专……”
信的末尾还附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王铁柱站在一片复垦的林地上,他的身后是一片新栽的树苗,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好啊!”
杜勇军凑过来,看着照片赞叹道,“这才是老王家的子孙啊!”
七爷也拄着拐杖走过来,他的手中捧着一个木匣子,缓缓说道:“今儿个可是个大日子,得请‘山神爷’来做个见证。”
说着,他轻轻地打开了匣子,众人定睛一看,里面竟然是那本传说中的《山经》真迹!
会场的中央摆放着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铺着洁白的桌布,显得庄重而肃穆。
在一个宽敞的大厅里,左边摆放着来自东北的猎枪、兽夹和捕鱼叉,这些工具透露出东北猎人的粗犷和豪迈;右边则陈列着河南的地弓、绳套和捕鸟网,显示出河南猎人的细腻与技巧。
在中间的空位上,七爷神情庄重地放上了一本古老的《山经》和一本王氏族谱。
七爷站在众人面前,声音洪亮地宣布:“从今往后,南北猎人就是一家人啦!”
他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和融洽的氛围。
王谦作为任会长,紧接着站起身来,宣布了第一条规矩:“每年春秋两季,两地猎人将轮流互访,交流彼此的技艺和经验。”
这个决定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掌声,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话音刚落,一阵欢快的锣鼓声响起,王晴领着一支秧歌队步入了大厅。
姑娘们身着鲜艳的红袄绿裤,手中的绸带如同彩虹一般飞舞,她们的舞步轻盈而灵动。
令人惊讶的是,来自河南的王杏花竟然也能跳得如此有模有样,与其他姑娘们配合得天衣无缝。
正当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时,林场的小通讯员突然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王会长!
省里……省里来人了!”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三辆吉普车缓缓驶进了屯子。
为的省林业厅领导一下车,便快步走向王谦,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南北猎人’的经验真是太宝贵了!
省里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种交流模式,让更多的猎人受益!”
这个好消息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兴奋不已,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也为未来的展充满了信心。
更让人惊喜的是,领导身后跟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竟是杨教授!
他笑着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聘书:&0t;省中医药研究院想聘请你做特约研究员,专门整理民间狩猎医药知识!
&0t;
宴会持续到日头西斜。
王谦喝得微醺,独自来到爷爷的树屋前。
夕阳将树屋染成金色,仿佛时光倒流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0t;爷爷,您看见了吗&0t;他轻声呢喃,&0t;您守护的猎场,现在有更多人一起守了&0t;
树丛突然沙沙作响。
白鹿缓步走出,身后跟着那只幼鹿。
更令人惊讶的是,幼鹿竟不怕人,径直走到王谦面前,用湿漉漉的鼻子碰了碰他的手心。
“它认你。”
七爷的声音突然在树下响起,仿佛他一直就站在那里,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的语气平静而又带着一丝感慨,“这是山神爷给的缘分啊。”
杜小荷抱着熟睡的王雪,静静地站在院门口,月光如水洒在她们身上,照亮了两个人的剪影。
小姑娘的怀里还搂着一个粗糙的木雕,那是照着白鹿的样子刻成的,虽然手法略显稚嫩,但却能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当家的,”
杜小荷轻声说道,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