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弹弓神技(1 / 2)

加入书签

晨雾还未散尽,王谦就听见院里传来&0t;啪、啪&0t;的脆响。

他推开窗户,看见杜鹏正对着十步外的瓦罐练习新做的弹弓。

少年额头沁出细汗,牛皮筋已经换了三根,罐子却完好无损。

&0t;省点力气。

&0t;王谦扔了块石子,精准击中罐耳,&0t;弹弓不是这么玩的。

&0t;

杜鹏不服气地捡起石子:&0t;谦哥,这玩意真能打着猎物?&0t;他拉开皮筋试了试,&0t;比枪差远了&0t;

王秀兰从灶房出来,手里端着碗冒着热气的狍子肉粥。

她二话不说夺过弹弓,从兜里摸出颗陶丸。

只见她腰身微转,皮筋拉成满月,&0t;嗖&0t;的一声——三十步外树梢上的松果应声而落!

&0t;你姑十四岁就用弹弓打飞龙了。

&0t;王谦接过弹弓,摩挲着油亮的柞木柄,&0t;那年大雪封山,全屯就靠她打的三十多只鸟熬过饥荒。

&0t;

杜小荷抱着王骁凑过来,小家伙伸手就要抓弹弓。

&0t;瞧把你能的。

&0t;她笑着躲开,从针线筐里拿出个迷你弹弓,&0t;七爷给做的,柳木杈配猴皮筋。

&0t;

屯口的晒场上,七爷正带着群半大孩子烧制陶丸。

老头把黏土搓成指肚大的圆球,放进炭堆里煅烧。

最机灵的孙家二丫头负责掌握火候,小脸熏得黑一道白一道。

&0t;温度高了就裂,低了不硬实。

&0t;七爷用铁钳夹出颗红彤彤的陶丸,扔进水盆里&0t;嗤&0t;地冒起白烟,&0t;当年打胡子,这玩意比子弹还金贵。

&0t;

王谦蹲下来试了试新出炉的陶丸,分量比石子均匀得多。

他随手一甩,五十步外挂在树上的铁皮桶&0t;当&0t;地一声响,惊起几只麻雀。

&0t;好!

&0t;孩子们齐声喝彩。

七爷却摇摇头:&0t;花架子。

&0t;老人家从怀里掏出个磨得亮的旧弹弓,&0t;真本事在这呢。

&0t;

只见他眯起昏花的老眼,皮筋只拉了半程。

陶丸飞出时几乎无声,空中却突然坠下只麻雀——正中头部!

更绝的是,那鸟儿掉进了正在晾晒的笸箩里,半点没沾土。

&0t;神了!

&0t;杜鹏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七爷把弹弓往他手里一塞:&0t;心要静,眼要毒,手要稳。

记住,三斤的力气打五斤的猎物,这才叫本事。

&0t;

午后,王谦带着猎队进了桦树林。

如今开春不久,许多猎物还没结束冬眠,用枪容易惊扰山林。

每人腰间都别着弹弓,皮囊里装满陶丸。

&0t;分头行动。

&0t;王秀兰指了指东南方向,&0t;那边有片榛子丛,松鸡最爱去。

&0t;

杜鹏跟着王谦往溪边走。

少年一路上东张西望,差点踩到条刚出洞的草蛇。

&0t;专心。

&0t;王谦按住他肩膀,&0t;听声辨位,看草寻踪。

&0t;

溪边的淤泥上有几行细小的爪印。

王谦蹲下来摸了摸:&0t;是狗獾,刚过去不到半小时。

&0t;他示意杜鹏看岸边被啃过的芦苇,&0t;牙印新鲜,肯定还在附近。

&0t;

老黑狗突然竖起耳朵。

王谦顺着它的视线看去,二十步外的灌木丛微微晃动。

他慢慢摸出陶丸,皮筋只拉到耳际——&0t;嗖!

&0t;

灌木丛里传来声闷响,接着是&0t;吱吱&0t;的惨叫。

杜鹏冲过去拨开枝叶,一只肥硕的狗獾正晕头转向地打转,鼻梁上肿起个大包。

&0t;打鼻子。

&0t;王谦拎起狗獾后颈,&0t;这儿最脆,又不伤皮子。

&0t;狗獾的皮毛油光水滑,正是做毛笔的上好材料。

日头偏西时,他们遇上了真正的挑战——三只野兔正在向阳坡上啃嫩草。

这些家伙听觉灵敏,稍有动静就会窜得无影无踪。

王谦示意杜鹏趴下,自己从下风处慢慢靠近。

野兔突然竖起耳朵,眼看就要逃跑。

千钧一之际,远处传来声布谷鸟叫——是王秀兰的信号!

野兔被鸟声迷惑的瞬间,王谦的陶丸已经出手。

领头的公兔刚跃起就被击中后脑,在空中翻了个跟头栽进草丛。

另外两只还没反应过来,又是两连射!

&0t;三连珠!

&0t;杜鹏激动得声音都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