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进山寻药(1 / 3)

加入书签

晨光透过新糊的窗纸,洒在王谦家扩建的土炕上。

杜小荷已经起来了,正坐在梳妆台前编辫子。

这是王谦从沈阳给她带回来的嫁妆之一,镜面上还贴着个红双喜字。

&0t;醒啦?&0t;她从镜子里看见王谦睁眼,嘴角漾起两个小酒窝。

王谦伸了个懒腰,新盘的土炕结实暖和,比旅社的木板床舒服多了。

他走到杜小荷身后,接过木梳帮她梳理长。

丝乌黑柔顺,散着皂角的清香。

&0t;今天去子明家商量进山的事,&0t;王谦将她的长编成一条粗辫,&0t;你想去吗?&0t;

杜小荷转过身,眼睛亮晶晶的:&0t;当然去!

我认识药材比你们多!

&0t;

早饭是王母做的小米粥和贴饼子,配上自家腌的咸菜疙瘩。

王父蹲在门槛上抽烟,看小两口吃得香甜,眼中满是欣慰。

&0t;爹,&0t;王谦喝了口粥,&0t;我们想进山采点药材,您看行不?&0t;

王父吐出口烟圈:&0t;采药不比打猎轻松,得认准了才行。

&0t;

&0t;小荷认识不少,&0t;王谦骄傲地说,&0t;上次她还帮玉兰娘认出了灵芝呢。

&0t;

王父点点头,从炕柜底下抽出个布包:&0t;给,药铲和药锄,我年轻时用过的。

&0t;

药铲已经磨得亮,木柄上缠着防滑的布条,看得出主人当年的用心。

杜小荷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像捧着什么宝贝。

&0t;谢谢爹,&0t;她甜甜地说,&0t;我一定好好用。

&0t;

吃完早饭,两人拎着工具去了于子明家。

院子里,于子明正在磨他那把猎刀,刘玉兰则在一旁晾衣服。

见他们来了,于子明咧嘴一笑:&0t;哟,新婚燕尔就舍得出来啦?&0t;

杜小荷红着脸躲到王谦身后,刘玉兰赶紧拧了丈夫一把:&0t;胡说什么呢!

&0t;

四人围坐在榆木桌旁,王谦铺开一张手绘的地图:&0t;这次咱们去老鹰沟,那边人迹罕至,药材应该不少。

&0t;

&0t;采啥药啊?&0t;于子明挠挠头,&0t;我就认识人参。

&0t;

杜小荷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0t;我都记着呢——黄芪、灵芝、五味子、刺五加公社收购站都收,价格不错。

&0t;

刘玉兰惊讶地看着本子上工整的字迹:&0t;小荷,你识字?&0t;

&0t;跟谦哥学的,&0t;杜小荷不好意思地说,&0t;就会写点简单的&0t;

王谦心头一热。

这些日子他确实教了杜小荷不少字,没想到她这么用心,连药材价格都记下来了。

&0t;明天一早出,&0t;王谦指着地图,&0t;带足三天的干粮,以防万一。

&0t;

&0t;成!

&0t;于子明爽快地应道,&0t;我去借几把药锄来。

&0t;

离开于家,王谦和杜小荷去了趟杜家。

杜小华和杜鹏正在院子里玩弹弓,见姐姐姐夫来了,立刻围上来要礼物。

&0t;别闹,&0t;杜小荷从兜里掏出几块水果糖,&0t;帮着收拾东西去。

&0t;

杜母听说女儿要进山采药,既担心又骄傲:&0t;丫头,山里危险,小心点&0t;

&0t;娘,放心吧,&0t;杜小荷帮母亲梳理着花白的头,&0t;有谦哥在呢。

&0t;

杜勇军从里屋拿出个皮囊:&0t;给,装药材用。

鹿皮的,防潮。

&0t;

皮囊做工精细,摸起来柔软厚实,一看就是老物件。

王谦郑重地接过来:&0t;谢谢叔,一定好好用。

&0t;

清晨的兴安岭笼罩在薄雾中,露水打湿了四人的裤脚。

老黑狗在前面开路,时不时停下来等后面的人。

八月的山林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松香和泥土的气息。

&0t;看,&0t;杜小荷突然蹲下身,指着一株叶片呈掌状的植物,&0t;这是刺五加,根皮能入药。

&0t;

王谦用药锄小心地挖出根部,果然露出黄白色的内皮。

杜小荷接过根部,用随身带的小刀剥下皮来,晾在准备好的油纸上。

&0t;那边还有!

&0t;刘玉兰眼尖,指着不远处的几株同样植物。

四人分散开来,很快就采了一小捆刺五加皮。

杜小荷仔细地将它们捆好,放进鹿皮囊里。

&0t;歇会儿吧,&0t;于子明擦了擦汗,&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