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迎亲趣事(1 / 2)
七月初八,天还没亮透,王谦就被院子里嘈杂的人声吵醒了。
他揉着眼睛从炕上爬起来,透过窗户纸看见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王家的亲戚、屯里的猎户、公社的干部,甚至还有几个从县里赶来的朋友,全都穿着最体面的衣裳,在晨光中来回走动。
&0t;哥!
快起来!
&0t;王晴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手里捧着套崭新的藏蓝色中山装,&0t;新衣裳送来了,快试试!
&0t;
王谦接过衣服,手指抚过细密的针脚——这是杜小荷熬了三个晚上赶制出来的,连扣子都是手工盘的。
他刚套上裤子,房门又被推开,王父带着几个老猎人走了进来。
&0t;臭小子,还磨蹭啥?&0t;王建国今天穿了件半新的军绿色上衣,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连常年戴的狗皮帽子都换成了崭新的呢子帽,&0t;吉时快到了!
&0t;
几个老猎人七手八脚地帮王谦穿戴整齐。
王母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进来,眼圈红红的:&0t;我儿长大了&0t;
王谦接过碗,三两口吃完饺子——按规矩,新郎出门前得吃娘家做的&0t;轿饺子&0t;,寓意早生贵子。
院子里突然响起一阵欢快的唢呐声,接着是屯里孩子们齐声唱的喜歌:
&0t;新姑爷,穿新衣,
骑着高头大马来。
新娘子,盖红绸,
今晚洞房笑开怀&0t;
&0t;来了来了!
&0t;王晴趴在窗边兴奋地喊道,&0t;于子明带着迎亲队来了!
&0t;
王谦整了整衣领,深吸一口气走出房门。
院子里顿时爆出一阵欢呼和口哨声。
于子明穿着件崭新的白衬衫,胸前别着朵大红花,正牵着一匹同样戴着红绸的高头大马站在院中央。
&0t;谦哥!
&0t;于子明咧嘴一笑,&0t;今儿个你可真精神!
&0t;
王谦被众人推搡着上了马。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出了——最前面是吹唢呐的乐手,接着是扛着&0t;喜&0t;字牌的年轻小伙,然后是骑着高头大马的王谦和陪郎于子明,最后是抬着花轿的八个壮汉和看热闹的乡亲们。
队伍绕着屯子转了一圈,所到之处鞭炮齐鸣。
路过供销社时,张婶追出来往王谦怀里塞了包大枣:&0t;早生贵子啊!
&0t;
屯里的小孩子们跟在队伍后面,蹦蹦跳跳地唱着童谣:
&0t;新姑爷,骑大马,
大红喜字胸前挂。
新娘子,坐花轿,
今晚要把盖头撩&0t;
杜家小院张灯结彩,大门上贴着崭新的喜联,院子里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贺礼。
杜小荷坐在西屋炕上,身上穿着大红嫁衣,头上盖着绣有鸳鸯的红盖头,两只手紧张地绞在一起。
&0t;姐,你别抖啊,&0t;杜小华正给姐姐戴上王谦送的那对银耳环,&0t;妆都要花了。
&0t;
杜鹏从门外探进脑袋:&0t;谦哥他们到路口了!
好多人!
还有大马!
&0t;
杜母红着眼眶给女儿整理嫁衣:&0t;到了婆家要孝顺公婆,勤俭持家&0t;话没说完就哽咽了。
杜小荷在盖头下轻轻点头,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把精心绣制的红嫁衣打湿了一小片。
院外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欢快的唢呐声。
接着是王谦清亮的嗓音:&0t;岳父岳母大人在上,小婿王谦前来迎亲!
&0t;
按照习俗,新娘家得&0t;拦门&0t;,杜勇军带着几个本家兄弟挡在院门口:&0t;想娶我闺女?先过了这关!
&0t;
外面立刻响起起哄声。
于子明高声喊道:&0t;杜叔您说,是要文斗还是武斗?&0t;
&0t;文的来段《百鸟朝凤》,武的嘛&0t;杜勇军指了指院墙边新砌的柴垛,&0t;把那堆柴劈了!
&0t;
院外爆出一阵哄笑。
不一会儿,悠扬的唢呐声响起,王谦吹起了《百鸟朝凤》——这是老猎人教的绝活,能用唢呐模仿各种鸟叫。
婉转的旋律中,杜鹃、黄鹂、百灵鸟的叫声此起彼伏,活像把整个山林的鸟都请来了。
&0t;好!
&0t;围观的乡亲们齐声喝彩。
杜勇军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将手指向了旁边的柴垛。
王谦心领神会,他迅脱下自己崭新的外套,随手扔到一旁,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到柴垛前,抄起斧头,准备开始劈柴。
只见他双手紧握着斧柄,手臂高高扬起,然后猛地用力挥下,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