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上梁大吉(1 / 3)

加入书签

四更天,王谦就醒了。

不是公鸡打鸣吵的,而是肋间的伤疼得他睡不着。

他轻手轻脚地爬起来,生怕惊动睡在隔壁的父母和妹妹。

月光透过窗户纸,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王谦摸黑穿上那件杜小荷新做的蓝布褂子,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扯到肩头的伤。

褂子很合身,领口和袖口还细心地缝了暗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蟋蟀在墙角鸣叫。

王谦从水缸里舀了瓢凉水,抹了把脸,冰冷的水刺激得他彻底清醒了。

借着月光,他检查了一下昨天杜小荷给他包扎的伤口——还好,没有渗血。

&0t;吱呀&0t;一声,父母那屋的门开了。

王建国披着衣服走出来,看见儿子愣了一下:&0t;起这么早?&0t;

&0t;睡不着。

&0t;王谦放下水瓢,&0t;爹,您再睡会儿吧。

&0t;

王建国摇摇头,掏出烟袋锅子点上:&0t;老了,觉少。

&0t;他借着烟袋的火光打量儿子,&0t;伤不轻吧?&0t;

王谦心头一跳,没想到父亲早就看出来了。

他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0t;哼,&0t;王建国吐了口烟圈,&0t;我儿子我能不知道?昨天走路都打晃。

&0t;老爷子突然压低声音,&0t;别告诉你娘,她该担心了。

&0t;

王谦鼻子一酸,重重点头。

父子俩沉默地坐在门槛上,看着月亮慢慢西沉。

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新的一天开始了。

&0t;爹,&0t;王谦突然开口,&0t;新房您满意吗?&0t;

王建国眯着眼看了看那座在晨曦中渐渐显形的房子:&0t;嗯,比咱老屋强。

&0t;他顿了顿,&0t;你比爹强,知道疼媳妇。

&0t;

东方渐渐泛白,帮忙的人们陆续来了。

最先到的是于子明,这小子今天穿得格外精神,劳动布裤子熨得笔直,还破天荒地梳了个分头。

&0t;谦哥!

&0t;他老远就喊,&0t;吉时快到了!

&0t;

紧接着是李卫国和刘大脑袋,两人一个扛着梯子,一个提着红布包。

杜勇军一家也来了,杜小荷穿着件水红色的新褂子,辫子上扎着崭新的红头绳,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0t;丫头真俊!

&0t;李爱花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沾着面粉就去拉杜小荷的手。

刘瑞红也跟出来,两个老姐妹围着杜小荷啧啧称赞,夸得姑娘脸比衣裳还红。

王谦站在新房前看着这一幕,胸口涌起一股暖流,连伤口的疼痛都减轻了几分。

卯时三刻,吉时已到。

王建国作为一家之主,站在新房前清了清嗓子:&0t;今日犬子新居上梁,承蒙各位乡亲捧场&0t;

简短的仪式后,最关键的环节开始了。

几个壮劳力把系着红布的大梁缓缓吊起,王谦和杜勇军一人扶一头,小心翼翼地安放在房顶。

按照习俗,上梁时必须说吉祥话,而且不能有半点磕碰。

&0t;东梁高,西梁宽,日子过得比蜜甜!

&0t;杜勇军高声唱道。

&0t;上梁正,下梁端,子孙后代做高官!

&0t;王谦接上。

底下围观的人们齐声叫好。

杜小荷站在母亲身边,紧张得手指绞在一起,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那根大梁,生怕出什么差错。

大梁稳稳当当地安放好了,王建国立刻点燃了挂在院门口的鞭炮。

&0t;噼里啪啦&0t;的响声中,杜小荷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馒头和糖果抛向人群,孩子们欢呼着争抢,场面热闹非凡。

&0t;祭梁!

&0t;刘大脑袋拄着拐杖喊道。

王谦从于子明手里接过那个装着狍子肝的碗,恭敬地摆在大梁正中。

这是猎户人家的传统,用最好的猎物祭奠新房,祈求山神保佑家宅平安。

仪式结束后,宴席正式开始了。

院子里摆开了六张八仙桌,每桌都坐得满满当当。

王谦作为准新郎,要挨桌敬酒。

这可苦了他带伤的身体,但此刻也只能咬牙坚持。

&0t;谦儿,&0t;姑姑王淑芸把他拉到一旁,悄悄塞给他一个小布包,&0t;这是姑给你的,别让你姑父知道。

&0t;

王谦摸了一下,硬邦邦的像是个镯子。

他刚要推辞,姑姑却板起脸:&0t;拿着!

我就你这么一个侄子,不给你给谁?&0t;说完还抹了抹眼角。

第一轮酒敬完,王谦的伤口已经疼得麻。

他趁人不注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