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抬头香踪(1 / 2)
清晨的牙狗屯还笼罩在薄雾中,王谦蹲在院子里往弹匣里压子弹。
铜制的弹壳在晨光中泛着暗金色的光泽,一颗接一颗被按进弹夹,出清脆的&0t;咔嗒&0t;声。
&0t;就带他们两个人?&0t;杜小荷攥着刚缝好的绑腿,指节白,&0t;那头黑瞎子可是伤了两个壮劳力&0t;
王谦将最后一颗子弹压入弹夹,抬头看了眼天色:&0t;人多动静大。
黑子经验不足,只有大黄能闻&039;抬头香&039;。
&0t;他接过绑腿,手指不经意擦过杜小荷的掌心,感受到少女手心的薄汗。
杜小荷咬了咬下唇,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0t;雄黄粉和艾叶,能遮人味。
&0t;又指了指院角晾晒的药材,&0t;我熬了一宿配的止血药,你带上。
&0t;
王谦将药包塞进贴身的衣袋,草药的苦涩味混着少女身上淡淡的皂角香钻入鼻腔。
他正想说些什么,院门外传来于子明标志性的大嗓门:
&0t;谦哥!
李哥和大黄都到屯口了!
&0t;
王谦站起身,将水连珠甩到肩上,枪带勒进棉袄的褶皱里。
杜小荷突然拽住他的衣角:&0t;等等!
&0t;她飞奔回屋,片刻后捧出个搪瓷缸子,&0t;喝了再走。
&0t;
缸子里是冒着热气的参汤,底下沉着几片老山参。
王谦知道,这是杜家压箱底的宝贝,杜勇军当年从长白山带回来的野山参,平时舍不得用。
&0t;你爹知道吗?&0t;王谦没急着接。
杜小荷眼睛亮晶晶的:&0t;他让的。
&0t;见王谦还在犹豫,直接把缸子塞到他手里,&0t;爹说,好猎人要知道什么时候借力。
&0t;
参汤下肚,一股暖流从胃部扩散到四肢百骸。
王谦将缸子还给杜小荷,手指在她手背上轻轻一按,一切尽在不言中。
屯口的老榆树下,李卫国正蹲着给大黄检查伤口。
老猎犬安静地站着,只有尾巴尖轻轻摇晃,显示出它虽然伤愈但依然敏锐的本能。
于子明在旁边来回踱步,崭新的狗皮帽子下是一张因兴奋而红的脸。
&0t;检查装备。
&0t;王谦简短地说。
三人迅完成最后的准备。
李卫国的三八式步枪保养得锃亮,于子明的双管猎枪缠着防滑布,王谦则多带了一把锋利的猎刀和绳索。
大黄脖子上系着杜小荷给做的红布条,在晨风中轻轻飘动。
&0t;记住,&0t;王谦蹲下身,与大黄平视,&0t;只闻不追,找到就停。
&0t;老猎犬仿佛听懂了似的,舔了舔王谦的手。
王建国不知何时出现在人群边缘,手里提着个旧帆布包。
他默默走到儿子身边,将包递过去:&0t;带上这个。
&0t;
王谦打开包,里面是一把造型奇特的铁哨子和几个用油纸包着的黑乎乎的东西,散出刺鼻的气味。
&0t;熊哨和臭弹。
&0t;王建国低声解释,&0t;当年抗联打鬼子哨站时用的。
吹哨子引熊,臭弹能暂时糊住它的鼻子。
&0t;
王谦点点头,将这两样东西收好。
父子俩对视一眼,无需多言。
王建国年轻时是这一带有名的猎熊人,这些是他压箱底的绝活。
&0t;走了。
&0t;王谦一挥手,三人一犬向山林进。
身后,杜小荷站在屯口的石碾上,红棉袄像一团火,在晨雾中渐渐模糊。
三道坎的林子比王谦记忆中更密。
去年冬天的积雪还未化尽,踩上去出&0t;咯吱咯吱&0t;的声响。
大黄走在最前面,鼻子不时抽动,但始终没有低头闻地——它在寻找&0t;抬头香&0t;,那是黑熊在树皮上蹭过后留下的气味分子,随风飘在高处。
&0t;停。
&0t;王谦突然举手示意。
他蹲下身,拨开一丛枯草,露出下面几个模糊的爪印,&0t;两天前的。
&0t;
李卫国摸了摸爪印边缘的泥土:&0t;它往老秃顶子方向去了。
&0t;
于子明紧张地环顾四周:&0t;会不会设伏?听说这畜生精得很。
&0t;
王谦没回答,从地上捡起几根黑色的毛,在指尖搓了搓:&0t;带血丝。
&0t;他抬头看向前方密林,&0t;它伤口在疼,走不远。
&0t;
正午时分,他们在一处背风的山坳休息。
王谦掰开冻硬的玉米饼子,就着咸菜疙瘩慢慢咀嚼。
大黄突然竖起耳朵,鼻子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