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驱熊行动上(1 / 2)

加入书签

三月初的兴安岭,积雪开始变得松软。

王谦蹲在院子里擦拭猎刀,刀刃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寒光。

杜小荷坐在门槛上剥松子,时不时把剥好的仁儿往王谦嘴里塞一颗。

&0t;大黄的伤还没好利索,这次进山不带它真的行吗?&0t;杜小荷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绕着辫梢。

王谦将猎刀插入皮鞘,出&0t;铮&0t;的一声轻响:&0t;黑子虽然经验不足,但鼻子灵,勉强能用。

再说&0t;他抬头看了眼天色,&0t;这次是林场下的任务,拖不得。

&0t;

院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于子明风风火火地闯进来,狗皮帽子上沾满了霜花:&0t;谦哥!

狩猎队都到齐了,老支书让咱们去大队部开会!

&0t;

王谦站起身,拍了拍棉裤上的雪渣。

杜小荷急忙从屋里拿出个布包塞给他:&0t;新做的绑腿,里头絮了兔毛,防潮。

&0t;她顿了顿,又掏出个子弹壳做的口哨,&0t;遇到危险就吹,我我听得见。

&0t;

王谦将口哨挂在脖子上,轻轻捏了捏杜小荷的手。

少女的手冰凉,掌心却有一层薄汗。

大队部的土炕上已经坐满了人。

老支书王德贵蹲在炕头抽旱烟,烟雾缭绕中,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格外严肃。

狩猎队的六名成员围坐一圈,见王谦进来,纷纷起身。

&0t;坐。

&0t;王谦简短地说,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0t;情况都知道了?&0t;

于得水摸了摸瞎掉的那只眼睛——这是他的习惯动作:&0t;三道坎伐木区那头黑瞎子,听说伤了两个工人?&0t;

&0t;嗯。

&0t;王谦展开一张手绘地图,&0t;老刘头昨天从林场回来,说那畜生是头公的,少说四百斤,胸口有撮白毛。

&0t;

&0t;白围脖啊!

&0t;李卫国倒吸一口冷气,&0t;这玩意儿最凶!

&0t;

刘玉兰把玩着猎刀,刀尖在炕桌上轻轻一点:&0t;什么时候出?&0t;

&0t;明天破晓。

&0t;王谦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条线,&0t;从老秃顶子绕过去,避开伐木区的主路。

黑瞎子受了惊,肯定往深山躲。

&0t;

老支书敲了敲烟袋锅:&0t;谦儿,这次任务不同往常。

林场领导很重视,说是关系到生产安全&0t;

王谦点点头:&0t;我明白。

&0t;他转向队员们,&0t;检查装备,带足弹药。

这次不是寻常打围,是要命的活计。

&0t;

散会后,王谦独自留下,与老支书低声交谈了几句。

走出大队部时,夕阳已经西沉,将牙狗屯的屋顶染成橘红色。

杜小荷站在老榆树下等他,红棉袄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0t;我娘烙了饼子,让你过去吃晚饭。

&0t;她轻声说,眼睛却盯着王谦腰间的猎刀。

王谦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去年冬天,屯里的赵老二就是被一头受伤的黑熊开了膛,肠子流了一地。

他伸手拂去杜小荷梢上的一片枯叶:&0t;放心,我有数。

&0t;

天还没亮,狩猎队就已经在屯口集合。

六个人,五条狗——领队的是王谦和他的水连珠步枪,副手于子明扛着双管猎枪,李卫国带着他那杆老式三八式,刘玉兰腰别猎刀手持短铳,杜小荷背着药箱和绳索,还有退伍兵张大山负责断后。

狗队以黑子为,后面跟着四条年轻猎犬,虽然经验不足,但个个精神抖擞。

&0t;检查装备。

&0t;王谦低声命令。

一阵金属碰撞声中,每个人都确认了枪支、弹药和干粮。

杜小荷挨个给猎犬戴上特制的皮项圈——上面缝了铜铃,在林子里容易辨认。

老支书带着几个屯里人来送行。

王建国把祖传的狼牙护身符塞给儿子:&0t;小心点,白围脖不好惹。

&0t;

王谦将护身符挂在脖子上,感受着那枚狼牙冰凉的触感。

他看了眼天色,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0t;出。

&0t;

队伍沿着结冰的小溪前行,靴子踩在积雪上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黑子走在最前面,鼻子贴着地面,时不时抬头嗅嗅空气。

其他猎犬跟在后面,保持着警惕但不过分兴奋的状态——这是王谦花了半个月训练的结果。

&0t;停。

&0t;走了约莫两个小时,王谦突然举手示意。

他蹲下身,拨开一丛灌木,露出下面几个清晰的爪印,&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