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县城卖胆(1 / 3)
王谦蹲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用木勺舀着热水。
铜盆里的熊胆在热水中缓缓转动,墨绿色的胆囊渐渐变得透明,像块上好的翡翠。
这是老猎人教的方法——热水照胆,既能检验品质,又能延长保存时间。
&0t;真漂亮。
&0t;杜小荷趴在桌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盆。
她天没亮就被王谦叫来帮忙,头还乱蓬蓬的,棉袄扣子都系歪了一颗。
王谦用筷子轻轻拨动胆囊:&0t;看这胆管,粗壮笔直,胆汁浓稠,是上等货。
&0t;
热水蒸汽映得杜小荷脸蛋红扑扑的:&0t;能卖多少钱?&0t;
&0t;起码三百五。
&0t;王谦压低声音,&0t;别往外说。
&0t;
杜小荷赶紧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
在1983年,三百五十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七八个月工资。
王谦把熊胆捞出来,用干净棉布包好,再裹上油纸。
这宝贝得贴身带着,屯里土坯房不隔音,万一被贼惦记上就麻烦了。
院子里传来&0t;咯吱咯吱&0t;的踩雪声。
于子明牵着大黄推门进来,鼻头冻得通红:&0t;爬犁准备好了!
&0t;
三人把熊皮、熊肉装好,用麻绳固定。
王谦特意把熊胆揣在棉袄内兜,那里缝了个暗袋。
出门前,他把&0t;水连珠&0t;用麻袋裹了藏在爬犁下面——带枪是为了防野牲口,也防路上可能遇到的劫道贼。
&0t;娘,我们去县里了!
&0t;王谦冲屋里喊。
&0t;早点回来!
&0t;李爱花追出来,往杜小荷手里塞了个热乎乎的烤土豆,&0t;路上吃。
&0t;
晨雾中的兴安岭美得像幅水墨画。
三人一狗沿着积雪覆盖的土路前行,爬犁在雪地上划出两道清晰的痕迹。
大黄跑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他们。
&0t;谦子哥,&0t;杜小荷啃着烤土豆,&0t;县供销社真能给那么多钱?&0t;
王谦拉着爬犁绳子,嘴角上扬:&0t;只多不少。
熊掌、熊皮都是好东西,县里干部稀罕着呢。
&0t;
于子明在后面推爬犁,呼哧带喘:&0t;卖了钱先先给黑子买买骨头&0t;
&0t;出息!
&0t;王谦笑骂,&0t;先把刘家的枪给还了,剩下的平分。
&0t;
&0t;平分?&0t;于子明一愣,&0t;熊是你打的&0t;
&0t;少废话。
&0t;王谦打断他,&0t;没有黑子引开熊,我也没机会开枪。
&0t;
杜小荷看看王谦,又看看于子明,突然噗嗤笑了:&0t;你俩真逗,跟老两口子似的。
&0t;
&0t;谁跟他老两口子!
&0t;两人异口同声,逗得杜小荷前仰后合。
日头爬到树梢时,他们终于看到了县城的轮廓。
灰扑扑的砖房,冒着黑烟的工厂烟囱,还有远处那栋显眼的二层小楼——县供销社。
&0t;那就是供销社?&0t;杜小荷眼睛亮,&0t;比咱公社里的合作社气派多了!
&0t;
王谦点点头。
上辈子他来过无数次,但这次感觉特别新鲜。
重生前最后一次来县城,是为了买治风湿的药,那时供销社早就改成市了。
供销社门口停着几辆驴车,穿蓝布棉袄的农民进进出出。
三人把爬犁拴在门口的柱子上,王谦叮嘱大黄守着。
&0t;收购部在那边。
&0t;王谦指了指西侧的窗口。
窗口前排着队,轮到他们时,一个满脸麻子的中年男人懒洋洋地问:&0t;卖啥?&0t;
&0t;熊货。
&0t;王谦把麻袋搬上柜台。
麻脸男人一掀麻袋,眼睛立刻亮了:&0t;哟,整张熊皮!
&0t;他抖开皮子仔细检查,&0t;弹孔在眼睛,还有两处伤在肩腰,没怎么伤到皮子,好手艺!
&0t;
王谦没接茬,慢慢掏出油纸包:&0t;再看看这个。
&0t;
当熊胆出现在柜台上时,麻脸男人的呼吸明显急促了。
他戴上眼镜,对着光线查看:&0t;胆管完整,胆汁饱满&0t;突然压低声音,&0t;小同志,哪打的?&0t;
&0t;老鸹岭。
&0t;王谦面不改色,&0t;昨天刚打的。
&0t;
&0t;李大胆!
&0t;里屋传来一声喊,&0t;主任找你!
&0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