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那就是外婆吗(1 / 3)
昆城青山疗养院藏在一片青松掩映的林园深处,空气里浮动着草木的清香,
四下静得能听见风拂过松针的轻响,抬眼望去,满眼都是沁人心脾的绿。
邓州毅将车稳稳停在疗养院门口,余倩倩望着门两侧修剪得宜的绿植,
新绿葱郁,衬得那栋米色主楼愈发大气雅致,不由多看了两眼。
“到了,下车吧。”邓州毅的声音温和。
余倩倩轻轻点头,推开车门。
邓州毅绕到后座,拎出一束饱满的向日葵,花瓣金黄得像淌着阳光,
又取了些水果和日用品,才和她一同往里走。
二人径直来到主任办公室,刚进门,就听见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男人正对一对夫妻说:
“你们父亲的身体……怕是没多少日子了。老人近来总在梦里唤一个名字,你们多陪陪他吧。”
男人红着眼圈点头:“谢谢张主任,我们这就进去看他。”
夫妻俩起身离开,张主任抬眼看见邓州毅二人,问道:“二位是?”
“我是邓金花的外甥,今天来看看她,不知她近来精神如何?”邓州毅走近办公桌,语气带着几分关切。
张主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还是老样子。
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的,骂累了就睡,睡醒了要么发呆,
要么就默默掉眼泪,问她什么也不肯说,就只是摇头。”
邓州毅脸上掠过一丝无奈:“辛苦张主任了,我们去看看她。”
“好,慢走。”张主任送到门口便停了步。
穿过前厅,后面竟是一片像公园似的园区。
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聚着,有的坐在长椅上听戏匣子,有的围着石桌下棋,消磨着慢悠悠的时光。
余倩倩看着这平和的景象,轻声赞道:“这里环境真不错,外婆在这里,一年得不少费用吧?”
“日常一年开销差不多二十几万。”邓州毅转头看她,笑意温和。
“二十几万……”余倩倩喃喃道,脸上掠过一丝惭愧,缓缓低下了头。
邓州毅察觉到她的落寞,轻声问:“怎么了?”
余倩倩抬眼看向他,语气里带着点羡慕,又有点酸涩:
“还好邓阿姨有你这么优秀的儿子。我爸妈那边,我不在身边,他们还得早出晚归去镇上的工厂做工。
我每个月寄回去的钱,他们总舍不得花,全给我存着。
我妈总说,以后我嫁人了,那就是我的底气。”
邓州毅伸手轻轻拂了拂她的发,眼底笑意渐深:
“嫁给我,我就是你的底气。做你的山,你的避风港,
所有事都不用你操心,我只要你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四目相对,余倩倩的脸颊微微发烫,心里却暖融融的,两人相视一笑,先前的些许怅然都散了。
正走着,邓州毅的脚步忽然顿住。余倩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石桌前坐着一个憔悴的身影,
目光呆滞地望着花丛里一对缠绵飞绕的蝴蝶,翅尖沾着粉,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那就是外婆吗?”余倩倩的声音放得极轻。
“嗯。”邓州毅应了一声,脚步放轻,缓缓走近。
老人穿着一件碎花衬衫,外面套了件深色马甲,眉眼间竟与邓敏有几分相似,
只是那双眼眸里积满了沧桑,像蒙尘的旧玻璃,透着一股让人心头发酸的破败感。
风吹过,她额前的碎发轻轻颤动,却始终没动一下,仿佛连同灵魂都被那对蝴蝶牵走了似的。
余倩倩在邓金花身边轻轻坐下,声音柔得像羽毛:“老人家,您在看什么呢?”
邓金花没动,眼神依旧焦着在远处的花丛,沙哑的声音像是从旧时光里飘来:
“东头村边田里的黄花开了。”眼角忽然漾开一抹浅浅的笑,带着点少女般的羞涩,
“你瞧,风一吹,那黄灿灿的花海荡起层层涟漪,是不是特别漂亮?”
余倩倩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看到一小片杂花,哪有什么黄花地,却还是温声附和:“是呢,真的很美。”
邓州毅站在一旁,也顺着外婆的视线望去,眼底掠过一丝怅然,静静听着她往下说。
邓金花自顾自地笑起来,像是沉浸在回忆里,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难得有了几分平静:
“杭铁生约我在黄花地里见面,他从省城回来,给我带了糖果,
还有一种叫‘巧克力’的东西,说城里人表达心意,都送这个。”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点甜蜜的遗憾,“他说本想带玫瑰花给我的,
又怕路途遥远,回到村里就谢了,不吉利。还是咱村儿东头的黄花实在,花期长,看着也热闹。”
邓州毅把水果篮子放在旁边的石凳上,没说话,只是安静地听着。
忽然,一滴浑浊的泪从邓金花眼角滑落,砸在衣襟上。
“天有不测风云啊……”她的声音发颤,“我爹娘在地里忙活,
突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