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筹备工作2(2 / 3)

加入书签

少年们:“你们年纪小,但你们是咱们这支队伍的种子!

是未来的希望!

你们看——”

刘处直指着身旁的李茂、高栎等人。

“这些营官们,他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许还在给卫所老爷放牛,也许还在土里找散落的粮食果腹!

他们能有今天,是靠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你们,也一样有机会!”

少年们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眼神中的渴望更加明显。

“但是,光会拼杀,不够!”

刘处直话锋一转,“要想带好兵,打胜仗,让更多的兄弟活下来,就得长本事!

得学东西!

过去,咱们只能零零星星地教你们点武艺以及带兵的本事,以后,不一样了!”

他大声宣布:“我决定,在咱们孩儿营的基础上,成立随营学校!

你们,就是随营学校的第一批学生!”

“在学校里,你们不仅要继续练武,强身健体,学习弓马刀枪!

你们还要读书、识字、学算术!”

听到读书识字,少年们中间响起一阵更大的骚动,读书,那是只有地主老财家少爷才能做的事情啊!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刘处直笑道,“觉得读书是少爷们的事?错了!

读书识字,是为了让你们明白道理,知道咱们为什么而战!

是为了让你们将来当了哨官、什长,甚至像李、高二位将军一样当了营官时,能看懂地图,能理解军令,能调度兵马,不会因为看不懂一个旗号,就让兄弟们白白送死!”

他顿了顿,让这个概念在少年们心中扎根,然后继续说道:“而且,教你们打仗的老师,不是那些老秀才,是咱们营里那些受伤的老兵!

是独臂的张叔,是瘸腿的李伯!”

“他们可能不认得几个字,但他们打过很多场仗,他们知道怎么在箭雨里冲锋,怎么在包围圈里突围,怎么识别官军的陷阱!

他们用血换来的经验,现在,要毫无保留地教给你们!”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少年们的热情,由那些他们平日就挺尊敬的老兵来教,这太有吸引力了!

“你们想不想成为像高将军那样,能带领数千大军的将军?”

刘处直高声问道。

“想!”

少年们用尽力气吼道,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你们想不想让死去的爹娘、让战死的叔叔伯伯们,为你们骄傲?”

“想!

!”

“那就要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学习!

在学校里,不怕你笨,就怕你不努力!

谁学得好,表现突出,将来提拔军官,优先考虑!

甚至,表现特别优异的,我会亲自授予他一把精制雁翎刀。”

“未来,咱们队伍的骨干,就在你们中间产生!

咱们能不能推翻这吃人的世道,建立一个让穷苦人都能吃饱饭的天下,希望,就在你们身上!”

“誓死追随大帅!”

“努力学习!

多杀敌人!”

少年们群情激昂,纷纷挥舞着拳头,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光辉未来的道路,而读书识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激励完孩儿营的少年,刘处直立即投入了随营学校具体的筹建工作中,他先与宋献策、李茂以及孩儿营里面的管理人员一同确定了教习的选拔标准,也不是说是个伤残老兵就能当教习的。

在一间临时充作办公室的老木屋里,刘处直对着几人说道:“教习人选,要的是战阵经验丰富,至少参与过五次以上大战,负伤原因必须是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所致。”

“其次,口齿要相对清晰,能把事情说明白,再者,人品端正,有耐心,愿意教导后辈,凡是符合这些条件的伤残弟兄,都由各营上报,我们逐一核实。”

宋献策补充道:“大帅,是否还可以考虑,有些老兵虽未残疾,但年纪较大,不再适合一线冲杀,是否也可以聘为教习,专司某一项技艺,比如弓箭、或是埋锅造饭、构筑工事这类?”

“先生所言极是!”

刘处直点头,“就这么办,待遇嘛,就按早上宣布的,领过抚恤的月饷一两,未领的月饷三两,此外,可以通知李中举,教习在熊耳山中的直系亲属,在分配粮食、衣物时,优先保障。”

李茂笑道:“大帅这待遇一出,我估摸着不少老弟兄都会动心,尤其是那些无家可归只能去山寨里面了此残生的兄弟,每月三两银子,可是肥差了,还能继续留在营里,不受人白眼。”

标准定下后,刘处直又亲自草拟了学校的初步课程规划,除了昨日商议的战阵技艺、行军布阵、战例研讨、文化识字、基础算术外,他还特意加了一项精神训导。

由他本人或宋献策定期宣讲,内容就是阐述义军的宗旨、纪律要求,以及为什么而战,旨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算术方面,先从最简单的加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