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准备返回陕西(2 / 2)
努力,“洪承畴大军在外,正是我等扩充实力的最好时机陕西到处都是逃兵老百姓也有一定的武装!
有了实力,方能图谋大事!
整日流窜,终非长久之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帅,你的话在理。”
贺锦叹了口气,“但兄弟们提着脑袋造反,图的是啥?不就是一口饱饭,一时痛快吗?陕西给不了这些的,不过我老贺这里答应你,若是大帅日后再来中原,只需一句话我老贺便来麾下听指挥。
旁边的王文贤说道:“刘大帅要回,是因为你的本部人马多是陕人,或许愿意跟你走,但我部下的弟兄,多是后来加入的豫楚之人,他们不愿去啊。”
话已至此,刘处直知道无法挽回,联盟至此,也该散了。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坐回椅子上挥了挥手:“人各有志,强求不得,既然诸位不愿西返,我刘处直也不勉强,如此,我等便在此分道扬镳吧,我自率本部弟兄寻机返回陕西,诸位……各自珍重,来日方长!”
帐内再次沉默,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分歧的释然,也有分别的伤感,更有对未来的迷茫。
“大帅珍重!”
“刘兄弟,保重!”
各位掌盘子纷纷拱手,陆续退出大帐,轰轰烈烈的鲁山大会盟,数十万义军转战数千里的壮举,最终在南直隶亳州的郊外,因战略分歧和洪承畴的出关而悄然落幕。
翌日,义军大队人马开始分开,刘处直率领本部人马,坚定地向西开拔,而其余各部,则如同退潮般,或向南流入湖广,或散入河南腹地。
刘处直现在的队伍虽不及联盟时庞大,但皆是自己的老兄弟说实话要是野战还是指挥他们更得心应手,从亳州西北方向进入归德府鹿邑县,并未停留,迅北上。
探知洪承畴大军尚在汝宁府北部,他们巧妙地避开官军主要通道,经睢州、过于开封府城外,一路向西疾行。
路途漫长,但归心似箭,虽然前途未卜,但一想到是打回老家去,这些陕西汉子们又焕出了新的斗志。
“娃他娘,等着,额快回来了!”
有老兵望着西北方向喃喃自语。
“这回回去,如果经过渭南非得把那个狗县丞的脑袋拧下来!”
有人着狠话。
三月初的河南,已是春意盎然,但他们的脚步却无暇欣赏这春光,穿过汝州府,队伍终于进入了河南府地界,刘处直没打算回熊耳山,队伍的人数和马匹都太多了自己回去歇一段时间消耗的是山中存粮,而且现在工坊也没做出多少装备,此次从凤阳武库缴获了数千副各式铠甲,各类刀剑储备也还充足,暂时没必要回去,只是派人把伤残的弟兄安置在了山寨里。
这一日,前面探路的侦骑来报,已抵达灵宝县境,灵宝已属豫西地界,再往西走就是潼关了!
刘处直立马于一处土坡上,极目远眺。
远处,黄土塬的轮廓已然在望,风中带来的气息,都仿佛带着故乡黄土的熟悉味道。
连续行军近月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不少。
李虎跟在他身边,指着前方:“大帅,过了灵宝,便是阌乡,然后就是潼关了,洪承畴大军东出,但为了防止我们再回去潼关守军我觉得肯定不少。”
刘处直点了点头,洪承畴以为我们还在南直隶或者中原流窜,绝不会想到我们这么快就悄无声息地杀回了老家,传令下去,在灵宝好生休整两日,多派侦骑,打探潼关虚实。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