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告奋勇的张道浚(1 / 2)
王嘉胤称王建制的仪式结束后,义军就放弃了沁水县。
虽说大元帅准备当坐寇了,不过目前在没有聚歼官军前还做不到。
而放弃沁水后,横营又来到了阳城窥伺泽州,想着一有机会就拿下泽州。
刘处直带着克营从沁水离开后,又一路杀到窦庄。
这会张道浚正带着自己团练往陵川进和宋统殷汇合,原本窦庄堡内兵力很少。
只不过高平战后,张道浚觉得自己队伍人数太多了太招摇了,就将队伍裁到了三千人,和官军一个总兵带的人数一样,将剩余的团练调回窦庄。
刘处直到窦庄时,这批被裁汰的人马正好回到了窦庄。
在张道浚母亲霍夫人的指挥下,刘处直的两次佯攻都被打退了,损兵五十多人。
见无机可乘,他带着队伍掉头就往潞安府走,他打算去吓唬一下沈王。
高平大捷后,张道浚率领泽州营抵达陵川,拜见巡抚宋统殷。
刚到的时候,宋统殷穿着一身绯红官袍,竟然亲自出城迎接,让他受宠若惊。
虽说他家世很好,但他本人只是一个武职指挥使,还是待罪之身。
宋统殷亲自迎接他,给足了他的面子。
他决定在后面好好报答他。
宋统殷看着这位三十来岁的正二品武官。
他没有外放巡抚时,曾经与张道浚父亲张铨同朝为官,两人关系也不错。
张道浚也是自己子侄辈,而且他麾下的人马还不用花钱军饷,更让他欢喜。
这年头官军无论能不能打,都必须要给钱。
尤其是开拔时,更会威胁朝廷得补全以前欠饷,不然出征他们就划水。
像泽州营自己不用花一分钱就能驱使,甚至还靠着卖装备让衙门有了一笔办公资金。
他看到张道浚时,就没把他当武官属下,而是当成了侄子。
"
来来来,世侄,衙门里面说话。
"
宋统殷热情的将他带进陵川县衙门的巡抚临时行辕。
衙门的签押房内,炭盆烧得正旺,亲随奉上热茶后悄然退下,只留宋统殷、张道浚二人对坐。
"
世侄可知,"
宋统殷吹开茶沫,慢条斯理道,"
陕西洪抚院刚来的消息,延绥镇调往山西了援剿的时间推迟了。
"
张道浚眉头一皱:"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
陕西的不沾泥贼余部还没剿灭,需要时间平定,一月内是来不了了。
实不相瞒,如今藩库空虚,连山西官军的饷银都欠了七八个月了。
"
"
可不就指望世侄这样的忠勇之士了?"
宋统殷叹气。
张道浚家里不差钱,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宋统殷什么意思。
他直接表态捐给山西藩库二十万两白银,自己的泽州营不需要朝廷拨一粒粮米一钱抚恤。
"
好,世侄不愧我大明忠良,陛下知道一定会很开心的。
"
"
抚院放心。
"
张道浚放下茶盏,金属护腕磕在案几上出清脆声响,"
侄儿愿率泽州营继续追剿流寇!
"
宋统殷肉眼可见的高兴:"
世侄想打哪一路贼寇?"
"
当然是克贼。
"
张道浚咬牙切齿,"
这厮前段时间围我窦庄,此仇必报!
昨天我收到窦庄来信,克贼这厮又去犯窦庄了,我母亲率人坚决抵抗才没让他得逞。
现在他已经往潞安府流窜了,我怀疑他可能是要去长治附近,沈王殿下安危很重要,侄儿请求率军立即过去。
"
"
好,世侄一定要注意安全。
"
潞安府府治,长治县城。
长治县城城门紧紧关闭,府墙上站满了持弓搭箭的护卫,还有潞安营营兵和潞州卫卫军,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下面的流寇耀武扬威。
刚才郭世征率领骑射手在城墙下兜了一圈,放了几轮箭,射中了城墙上的几名守军。
守军连忙将火炮对准下面的骑射手,火药还没装填好,郭世征一声哨响,骑射手就跟着他回返了。
王府正殿内,当代沈王朱效镛瘫坐在太师椅上,手中茶盏不停颤抖,茶水洒了满身。
"
王爷!
"
长史跪地哭诉,"
克贼派人射来箭书,说要要借十万两白银,不然就攻破城池屠戮沈藩满门。
"
"
给!
都给!
"
沈王猛地站起,又腿软坐了回去,"
去开库房!
等等——"
他突然抓住长史衣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