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调查晋西南四县(2 / 3)
地都不是自个儿的了。
俺家祖上原本有二十亩地,这些年为了交税,陆续卖给了城里的吴老爷。
"
"
现在种的是吴家的地,收成对五五分,这都没啥,剩下的粮食再弄点野菜啥的也够吃了。
可吴家那关过了,官府那边还有啊。
每年都要另收修渠钱,还有徭役免除费用,可是不管去不去这笔钱都要交。
七扣八扣,剩下的连糊口都不够。
"
"
修渠收钱也没啥吧,拓宽后不是有更多的土地可以灌水吗,这应该算是善政吧。
"
"
唉,你是不知道。
如果真的修了也是好事,可是这钱俺们交了有好些年了。
这些水渠还是我父亲那辈修的,要不是大河的水从壶口那边过来,这里早就没有水来浇地了。
"
"
像你这样的多吗?"
"
多咧!
"
老农苦笑,"
俺们村一百多户,自个儿有地的不到十户,还都是些山坡薄地。
好地全在几个大户手里。
"
聊的差不多了,刘处直和李狗才赶着马车准备走了。
临走前给了老农一个完整的白馍,问了问这吴家在哪里,想卖掉这两车货物。
"
吴家就往前走个半个时辰吧,俺们这个村叫北光村,大户就是吴家,他们家有亲戚是州里巡检司的。
"
牵着马车继续上路了,一路上看到的光景和老农说的差不多,土地看着并不贫瘠,但大部分人都面黄肌瘦。
李狗才忍不住的说道:"
我们陕西那是真的旱,所以当官军那会我都没怪过当官的克扣我们饷银。
那会我觉得能吃饱就不错了。
我大哥说的朝廷下来的粮饷本来就少。
而山西这里才是真正看到了这些当官的贪,这里土地比我们陕西好太多了都能搞成这样。
"
刘处直点点头说道:"
如果以前自己当军户那会有这些能收个八九斗甚至一石粮食的土地种,可能自己也不会铤而走险去打劫王府长史,说不定现在还在百户所里面种地呢。
"
回忆感慨完了,两人继续往前走。
走了一刻钟多一点,来到了一所大宅院,和之前看的的泥土稻草房那完全不一样了。
刘处直上前敲响了门。
不多时来了一个小厮问他们何事。
刘处直指着后面两辆马车说道:"
来卖货的,想请这家家主掌掌眼。
"
见不是来讨口子的,这个小厮说道:"
等等吧,我去跟家主说说。
"
不多时,那个小厮又来了,打开了大门让刘处直把马车赶了进去。
进去之后看到的是个三进的院子,看来又是个违背大明律的家伙。
明太祖规定只有考取功名的人才能住三进院子。
不过这些不关刘处直的事了,反正要不了多久营里没粮就得拿他们开刀,提前进来看看也好。
这吴家的仆人是真多,得有好几十个。
走到中院时,几个仆人正被吊在架子上毒打,想必是触犯了家法。
这些签订了卖身契的人生杀大权就掌握在家主身上了,看的刘处直摇了摇头。
而除了这个声音,李狗才这耳朵还听到了行房事的声音,悄悄附在刘处直耳朵那里说着。
听完后刘处直露出一个笑容,悄悄说道:"
过些天让弟兄们来这里体验体验。
"
到了后院,那个姓吴的大户正坐在一个凉亭里面喝茶。
见马车来了,站起身来说道:"
里面有什么好家什?"
刘处直掀开盖着的牛皮纸,里面都是些碗还有瓷器,玉做的旱烟杆、宣纸还有茶叶。
"
吴家主,这里面这些瓷器和碗都是成化爷那会的东西,这茶叶也是江南那边的。
你要买的话给你便宜点。
"
这些东西在吉州可不好买到,都是克营打土豪时获得的,除了茶叶其它的都用不上。
丢了也觉得可惜,这次出来调查也想着顺便处理了。
除了自己,刘处直还给陆雄派了指标,把那些瓶瓶罐罐都给卖了。
吴财主看到后眼睛都红了,这些都是好东西啊,自己拿到州里一卖那得挣多少钱啊。
于是询问了一下价格。
刘处直也懒得还价讨价,每车五百两白银,给一千两直接带走所有货物。
吴财主摸了摸胡须,看到刘处直身边只有三个人,心里的贪欲有点盖不住了。
但还是装模作样的说:"
太贵了,一车五十两我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