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剿抚并用提前实施(1 / 2)

加入书签

崇祯二年八月,固原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沙尘中。

三边总督杨鹤早早醒来,额头上的皱纹比昨日又深了几分。

他披衣起身时,师爷递上来了宁夏总兵尤世禄(之前写成了贺虎臣已改)送来的军报。

上面写着:"

克贼偷袭花马池,官军斩级无算,最后阵亡七百人,被抢走马匹一千多,游击将军胡勋战死,请总督衙门酌情抚恤。

"

看完这封后,杨鹤放到了一边,问身旁的师爷:"

对这封军报怎么个看法?"

"

怕是这个副将对尤总兵说了谎啊。

克贼一路从延绥流窜甘肃,又去了关中,又流窜到宁夏,一路上也就打下了环县这个县城。

后面被我大军征讨惨败,就再也没见他打过县城了。

"

"

怎么会胆大到这种地步跑去攻击我守卫森严的边堡重地,居然还能抢走上千匹马?这事一定有内情。

"

杨鹤拿起另一份信件,这上面是宁夏后卫军官们的证明还有辩驳。

看来这事虽有内情不过也不好查到什么,但总归是几百官军战没上千马匹被掠夺。

将战报和这些辩驳呈送京师,还有花马池副将降为游击将军的奏请一并送去。

"

让陛下自己决断吧。

这些流贼怎么打都剿不掉,去年闹事的几个大寇除了王二其它的都找不到踪迹了,本督实在不相信他们就这么老实下去。

"

"

今年年初起事克贼虽然没有消失不见,但也打不死。

这样剿贼如何剿的完啊。

三边总督府有心想一杆子打死,可是各镇欠饷实在严重,了一家的就要其它几家,不然又恐闹出兵变,实在让本督焦虑啊。

"

"

陛下也不肯免赋税,甚至辽饷也只免了延安府的。

今年陕北又旱,到了秋税我怕贼寇们又蛊惑他们。

"

"

算了,这事不能让我一个人担忧。

快马传信让甘肃巡抚梅之焕,陕西巡抚刘广生收到信后来固原总督府议事。

"

"

另外再让厨房准备一些饭食,我在书房用。

"

十几日后,两位巡抚紧赶慢赶终于还是来了。

这次杨鹤就没有叫远处的总兵来了,只叫了固原杨麒来,"

反正也不起饷,就在镇里待着吧。

"

诸位,"

杨鹤环视众人,开门见山,"

前些日子宁夏尤总兵传信,花马池被贼寇偷袭,损兵七百,被贼掠夺了一千多匹马。

招诸位前来就是讨论贼寇的事。

"

"

去年起兵的大寇,王嘉胤、张存孟、高迎祥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待着。

王左挂虽然有要降的意思,但是到现在还躲在韩城。

回贼部马光玉侄子也没有抓到。

大贼中只有王二被彻底击溃了。

"

"

今年年初起事的克贼,同官军打了好几仗。

虽说每次都比官军伤亡多,但要不了多久又能拉出几千人。

"

"

陕西现在虽然暂时安宁,用个粗俗点的比喻,但我们都是坐在炉子上,一不小心会火烧屁股的。

所以这次请诸位来认认真真商量出一个办贼的策略,不仅限于剿。

"

"

那依制军之见"

梅之焕皱眉问道,手指不停地捻着胡须。

"

如今陕西赤地千里,饥民遍地。

即便剿灭王嘉胤、克贼这些,也会有其它贼出现。

"

"

我已三次上奏朝廷,请求减免陕西赋税,赈济灾民。

让农民们回到各自家乡重新为大明缴纳赋税,安定生活。

可是陛下下旨申饬了我,并没有准许我的奏疏,而是对我说已经答应辅减免了延安府辽饷,不要再请求免赋税了。

"

堂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陕西连年大旱,有些地方还有蝗虫频。

减免辽饷连杯水车薪都不算,这本来就是摊派不该收的。

梅之焕突然冷笑一声:"

去岁延安府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剥树皮而食。

官府催缴赋税,鞭笞之下,卖儿鬻女者比比皆是。

如此境况,不免赋税叫我等如何办贼?"

"

彬父慎言!

"

刘广生厉声喝止,"

此话大逆不道!

"

杨鹤抬手制止了争执:"

诸位,今日所议,皆为国事,各位都是忠臣需为君父分忧。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