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官府变动(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克难营四面出击拿安定县财主士绅开刀时,崇祯二年三月,大明陕西三边领导班子也做出了很大调整。

陕西巡抚胡廷宴——就是那个看不得各地有盗贼饥民的"

好巡抚"

——被朝廷罢免,之前和他打嘴仗的延绥巡抚岳和声也跟着一起罢免。

这两人之前为了争论"

贼是从延绥镇来的逃兵还是从陕西府州县来的流民"

,隔三差五就上奏疏互喷,终于朝廷实在忍不了他们的不作为了,于是把两个都罢免了。

这个岳和声来历其实挺不错的,他应该是岳珂的后人。

这两人下台后,朝廷以刘广生和张梦鲸代替陕西和延绥巡抚。

刘广生一上台就打算彻底清剿陕西流贼,管他是不是逃兵流民,一网打尽就行。

上任一个月后,刘广生上奏说:

"

秦岭一带山脉连绵七百里,是延绥的贼寇进入西安的必经之路。

比如耀州的神木岭、参天岭、柳林镇;白水县和宜君县之间的苜蓿沟、黄龙山;三水县的石门川;韩城的神道岭、龙门渡、麻岭;以及泾阳、三原、淳化、武功等县之间的各处要地,都需要加强防守。

另外,凤翔府的三坌、平岭,以及汉中府的洋县、西乡、石泉、汉阴之间的险要之处,也必须重点设防。

耀州是西安的门户,应当重点防守泾阳、三原、富平、淳化等关键通道。

"

总而言之就是堵住汉中往关中的路,还有延安府往关中的路,让他们不能肆意流动,最后重兵围剿一举成功。

这个计划不一定有多好,但是比起前任两个只会互相推卸责任的领导要强得多了。

陕西的官兵们动起来了,等官军布置好,先挨打的就是老朋友王左挂了。

因为克难营现在还没对有功名的乡绅开刀,也没打破县城杀知县,所以延安府也就没管这一伙小小的山贼。

不过这块地方能打的软柿子打完了。

春暖花开的在三月二十九日,已经把安定县软柿子捏完之后,克难营又召开一次会议,当然还是刘处直主动召开主持的。

刘处直说道:"

最近咱们在安定县把所有风评不好又没啥势力的地主财主都打了,现在安定县的软柿子已经被捏完了。

各位说说下一步咱们去清涧还是去绥德?咱们现在钱粮也多,粮食有一千七百多石,白银三千两,所以说不用太急着打粮了。

"

现在整个营里都没有读书人,钱粮之类的都是刘处直自己在管,所以他把训练这事全部丢出去了。

不过目前这六七百人除了几十个刀盾兵还有弓箭手,大部分人还是练的那三招"

刺、收、拦"

,很简单不用刘处直一直盯着了。

还是李茂先说到:"

既然现在咱们不缺粮了,那就先搞马匹。

加上上次掌盘子弄回来的,全营就三十匹,还得分出十匹给探子。

咱们看看能不能联系上高迎祥,我听绥德的杆子说他是安塞人,起兵之前一直在塞外贩马的,他应该有门路。

"

刘处直想了想说道:"

现在也找不到高迎祥啊,暂时算了吧,想想其它门路。

队伍的训练也要跟上。

"

说到高迎祥这人也是挺倒霉。

其实他才是历史上的闯王,但是后世闯王这个号归了闯将李自成,提到闯王第一时间大部分人想到的不是他。

高迎祥出生在一个贩马世家,好几代人都靠着从蒙古人那里贩卖马匹吃饭。

因为在江湖上闯荡的久,加上豪爽仗义,久而久之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有边墙外的蒙古人,还有各边镇的逃卒。

这些人的加盟让高迎祥的骑兵力量非常强大,他也是明末农民军少数的去过南直隶潇洒的头领。

进入天启年后,贩马生意也不好做。

不是只有边墙内才有灾荒,蒙古人那里更严重,动不动就白灾死一大群牲口。

所以天启年这贩马生意也不好做了,蒙古人也没那么多马匹卖给高迎祥了,但是各个关口需要打点的人越来越多。

高迎祥跑一趟塞外挣的钱还不够交过关费,终于在崇祯元年夏聚拢了自己的兄弟们在安塞造反了,麾下大部分都是边军逃卒,战力强劲。

但是起义后他并没有迫不及待的破州县杀官将,而是隐藏了很久一段时间才与王嘉胤合营东渡前往山西。

这一期间连明廷都不知道他在哪。

但是等崇祯三年高迎祥重新露面,和王嘉胤打入山西后闹得山西各地鸡犬不宁,崇祯帝革了山西一批又一批的文官。

克难营目前暂时买不到马,也不用去安塞打粮,都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时,明军也已经在杨鹤的布置下开始对义军重拳出击了。

王左挂又是第一个当了倒霉蛋。

三月中,刚刚从清涧跑到甘肃真宁的王左挂为了补充粮食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