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洞天将入世(1 / 2)

加入书签

温言功成出关后去见了虚度法师。

十余年的修行,对方也从还丹四转推进到了第五转【换骨】之境。

还丹九转者,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三转养阳,四转养阴,五转换骨,六转换肉,七转换五脏六腑,八转育火,九转飞升。

每三转对应一段,至少须得七转【换五脏六腑】之境,完成了全部法体的洗练,才有望求法金丹。

以虚度法师如今的年岁与进境,大概率是无缘于金丹大道的了。

这才是洋洋修行者之中的常态,便是一方道脉长老,面对金丹天堑,也只能望而兴叹。

对于自己创法一事,温言是知会过一众道脉长老的,这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

心关一道,自上古年间孔圣证得【文道】之后,文道修持之法便成了毫无争议的主流修持之法。

其后的诸子百家,都不过是在此基础之上增删修补,亦或调整出最适合自家的关窍境界。

唯有前明王朝的阳明先生,其【心学】才真正走出了【文道】的藩篱,自开一道,辉映万古。

在这漫长的传承当中,自然也有百家修士尝试开辟适合自家的修持法门,犹以佛道两家最为热衷,最终却都以失败而告终。

其中走出最远的乃是禅宗先贤,也不过堪堪证得罗汉之位,且后续也被证实了前路断绝。

所以,仅管佛道两家间或都会有心关一道的巨擘出世,本质上仍是沿袭了儒门文道,加以自适应地改版后方才得以成就。

温言以道为基,于心关修行一道创法,道脉长老们虽然并不看好其能超越先贤,但多少也都投注了目光。

“如何,成了?”

看到温言的身影,纵然有所猜测,虚度法师仍是忍不住问道。

温言颔首答道:“尚算顺利,【坐忘道】,敬信第一,断缘第二,依之可以入道。”

“坐忘道……可以入道么?还不错。”

实际上,虚度法师更关心的是温言此时的状态,只要她本人不在此番的改易根基中受创即可。

温言的修行根基还是在练气之上,将来证就的也是金丹,其他的么,可以做锦上添花,没有也无妨,只要不要影响到其根基就行。

但对方既然有意于此,秉着充分发挥道子主观能动性的宗旨,虚度法师还是说道:“温道子既然迈出了这一步,我等也期待着将来能于陇山之上能再立一座坐忘峰。”

“坐忘峰么……”

温言抿了抿嘴。

在龙门道脉之内,唯有所创之法别开先河,且能依之修行至还丹大成,可以凭之得法的道途,才有资格在于陇山之上立下单独的道统,自开一峰进行传道。

龙门道脉所在的陇山不是单独的一座山头,而是广袤的整座山脉,山峰林立,细分道统无数。

非如此,也当不得道脉之名。

温言虽然淡泊,但在听了虚度法师画的饼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真的心动了。

非是邀名,而是能让自己的【道】为更多人知晓,在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的痕迹,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佛祖西来有意,老子西出函谷,孔圣周游列国,三教祖师尚且如此,更遑论芸芸下修。

……

在怀宇山庄中宅了十年,虽然有着【虚灵洞天】可以不时交流行修行界的最新资讯,到底还是隔了一层。

如今,诸事既毕,修行上也没什么关隘需要去突破,不过是水磨积累的功夫,温言也算是有了难得的空暇。

流光容易把人抛,十几年前的太阴会盟,温言败尽群修,名传天下,但随着她此后十余年不出现在世人眼前,此前的那点风流早就随着雨打风吹去了。

这些年,各大道统对于新血的吸纳都积极了许多,山中也多了许多温言不认识的弟子。

关于道脉道子的遴选,仍在继续,能者上,庸者下,不过作为知晓内情的众位弟子,倒没有来挑战温言的,她也是乐得清闲。

这期间也有非道子之身晋入还丹境界的老牌元丹修士,则只能成为道脉的长老,无缘道器。

这样清闲的时日不过半年,虚度法师又找到了温言,E,修行界中,又有大事件发生了。

“蜀山洞天,即将入世?”

温言重复着对方传递的消息,心下微惊,这一天,终于要到来了么……

随着福地纷纷入世,大家对于洞天的入世本就都有了心理预期。

而这第一家将要入世的洞天,居然是【蜀山洞天】么?

蜀山,此世最大的剑修聚集地。

其存在形式并非如传统道脉一般,有着清晰的道统传承主从之分,本质上乃是一群修行于蜀山之地的剑修们为了扩大影响力,缔结盟约,拼凑而成的剑修联盟。

其内部山头林立,各峰之间竞争激烈,只有在对外时才会统一冠以“蜀山”之名。

自然,其洞天也不是哪一家传承的洞天,而是联盟内部所共有。

历代以来,为了这座洞天的存续,各峰或多或少都贡献过自家的福地,将之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